
多人从小就形成了习惯,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棉被摺好。
英格兰金斯顿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其实早上起床后是不应该马上就把棉被摺叠起来的,因为这样会让棉被上的一些细菌、水气、有害气体等物质被包裹起来,而难以散发,因而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最好要过一段时间再摺,或乾脆不摺被。
隐藏在棉被中的危险因素
一张温暖、舒适的睡床,不仅是你我休养生息的乐土,也是寄生虫、细菌的天堂。据科学家统计,即使是非常乾净的家庭,每张床上的被褥虫至少有一千五百万只,这些小小虫仰赖人体自然脱落的皮肤生存,并产生造成人体各种过敏的物质。
在床上,天然的棉絮、鹅绒都是有机物,这些都是细菌虫的可口美食,再加上人类留下的汗水和皮屑做「小菜」,可谓营养丰富。它们住在保暖的棉絮中心,夜里还可以窜到人身上,以引起各种皮肤病为休闲娱乐。但是虫的生长需要被褥间的潮湿水分,而人体离开被褥,潮湿的水分就会很快消失。如果被褥保持原状,那麽外面空气中的湿气和水分就无法进入,慢慢使各类虫最终乾渴致死。
研究者普赖特勒夫博士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睡醒之后不要摺棉被。这样棉被里的潮湿气体很快就会乾燥,而外部的湿气又无法进入,各类虫就不可能长久生存。」起床后要让棉被排毒人体需要排毒,棉被也需要「排毒」。
人在睡眠中,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透过呼吸与分布全身的毛孔,都会排出多种气体和汗液,使棉被受潮。如果起床后,立即把被摺叠好,棉被中吸附的水分和气体,便无法散发,这样很容易使棉被成为一个污染源,损害身体的健康。
人在睡眠状态下,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并没有停止,呼吸及肠胃排出一百多种气体污染物,由皮肤排泄的污染物有两百多种,其中有害健康的有氨、硫化氢、霉菌、病菌、病毒、汗臭等,部分污染物被棉被、床褥等卧具吸收或吸附,如不让其散发立即摺叠起来,就会越积越多,时间久了就会危害健康。
正确做法是,起床后,应随手将棉被翻个面,或铺放在椅子上,并且把门窗打开,让水分、气体自然散发,过一小时后再摺棉被,或把棉被翻过来铺在床上,让棉被中的水分与气体自然散发。
晒棉被时不要拍拍打打
在阳光灿烂时晒棉被,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在室外阳光的照射和空气流动的共同作用下,这些有害的病毒、细菌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杀灭,从而发挥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晒棉被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拍打棉被,以为这样既可以拍去灰尘,又可以使棉被松软,其实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棉花的纤维粗而短,容易断裂,用力拍打只会使纤维变成棉尘跑出来,且拍打后,纤维一旦紧缩,便不容易还原,而且会结成块。其次,棉被拍打后,棉被内的粉尘及虫的排泄物容易飞扬起来,诱发过敏反应。所以,晒好的棉被只要用刷子刷一遍,去掉浮尘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拍打。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