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03/2025 00:00
浏览: 749
2025年,全球投资市场出现一个令人困惑又兴奋的现象,「避险」资产黄金(2025年初至今涨幅约在30%~40%。),与「风险」资产美股同时创新高(2025年可望连续第三年逾20%涨幅)。
理论上,黄金上涨代表市场担忧通膨、战争或系统性风险;而美股上涨则意味投资人对经济成长与企业盈利的乐观预期。当这两者同时飙涨,市场的讯号变得混乱,很多人都想问:这究竟是经济基本面的繁荣,还是资产价格的通膨?
最新美国官方数据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累积速度再创历史纪录,总国债规模首次突破38兆美元。而美联储从升息、缩表,到如今暗示结束紧缩政策,甚至重启宽松降息,意味着「高利率时代」难以长久。
全球主要央行为分散美元风险,近3年大幅增持黄金。各国央行购金行动从2022起连续3年狂扫黄金上千吨。总计三年各国央行购买3220.2吨黄金。
自2010年以来,拥有最多黄金储备量的7大国分别为美国、德国、义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约占全球储备量的六成(下图一)。然而,全球黄金储备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储备量超过8000吨。换句话说,黄金涨得越高,受益最大仍是美国。当金价上升,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在帐面上反而更加稳固。也就是美国也不怕各国买、囤黄金,反而乐见金价上涨,因为那会让它的实质偿债负担更轻。
2025 年上半年,美股在 AI、能源与国防等板块带动下再创历史新高。这背后有两个结构性原因如下。
当新兴市场货币疲弱、欧洲经济低迷时,美国依旧是「相对安全」的资金港湾。部分国际投资者在避险的同时,仍选择配置美国科技股,与大型蓝筹企业,如苹果与可口可乐公司。
另外,美国政府持续发债支撑财政,虽推高通膨风险,但同时也将大量流动性导入资本���场,推升股价估值。
於是,出现一个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现象:黄金因货币贬值预期上涨,美股则因流动性泛滥上涨。这不是经济基本面的繁荣,而是资产价格的通膨。
美国欠全世界的钱,最终由债主与持有美元资产者承担。当美债价格下跌、美元走弱,外国主权基金与央行外汇储备承受亏损。美元购买力下降时,美国可用「贬值后的钱」偿还「升值时的债」,透过通膨与货币贬值,悄然削减自身债务负担,形成制度化的债务转嫁。换言之,美国也利用通膨与货币贬值,在无声无息中「重置」自己的债务负担。
然而,面对高位市场,追高同样危险。投资人应从以下三个角度审视自己的资产配置:
通膨防御配置:配置部分黄金、商品或实体资产,以对冲货币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持有美元现金仍具战略意义,但比例需动态调整。
估值纪律:美股的泡沫风险确实存在,投资人宜聚焦具真实盈利、现金流稳定的企业,而非仅追逐题材股。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