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01/2025 00:00
浏览: 338
中国 10 月 1 日将推出便於外国科技人才入境居留的「K 字签证」。纽时报导,在美国 H-1B 签证费大涨下,中国此举正对外国人才敞开大门,但 K 字签证仍难取代 H-1B 签证的地位。专家更提醒,中国此举只是为了实现自力更生,「别被 K 字签证迷惑」。
纽约时报这篇报导直指,中共外围官媒、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环球时报,日前在转载印度多家媒体报导中国推出「K字签证」的消息时,许多中国网友在留言中发表了歧视性言论,直指「不欢迎印度人」,而美国大多数H-1B签证持有者就是印度人。
中国国务院8月14日公布「关於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的决定」,正式推出在入境次数、有效期、停留期上有更多便利的「K字签证」,对象是全球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自10月1日起实施,具体条件和要求则将在中国驻外使领馆网站公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9日并对此表示,中方是为「促进中外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决定在普通签证类别下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签证」,即「K字签证」,至於申办具体事宜,中国驻外使领馆即将发布相关讯息。
报导表示,在美中争夺科技和地缘政治主导地位的背景下,「K字签证」是中国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的更大行动之一。而中方宣布数周后,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即宣布对H-1B工作签证徵收高达10万美元(约新台币305万元)的费用。
报导提到,具备专业知识的外国人,以往也可申请其他类型签证进入中国,但通常手续繁琐,且外国人要永久移居中国仍非常困难。因此,若光从这一政策的姿态来看,足以让外界感觉中国正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美国似乎正逐步走向封闭。
但报导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中国「K字签证」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才竞争,中方至今尚未公布具体细节,包括申请人资格,以及是否允许持证者在中国正式就业。
位在华盛顿的谘询公司亚洲集团(Asia Group)合夥人陈澍表示,矽谷越来越倾向於「美国优先」的文化,对於那些担心自己在美国不再受到欢迎的外国科技工作者来说,当看到中国「K字签证」的消息时,可能会认为「至少还有另一个选择」。
陈澍说,有很多人心动想前往中国,但又犹豫不决。随着中国科技公司「变得更加强大,资本更为充裕」,这种兴趣只会越来越浓厚,「K字签证」可让那些对中国科技领域感兴趣的人先尝试。
但报导直指,中国在吸引大量外国人才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语言障碍、政治和文化差异,以及极其有限的永久居留途径,都是阻碍因素。而目前从海外迁回中国发展的科学家,往往是在中国出生,后来才移居国外者。
史丹佛大学技术分析师兼研究员王旦表示,中国长期以来虽然对外国专家持欢迎态度,但这种欢迎是「有选择性的」,并且是「按照自己的规则进行的」。整体而言,中国只希望吸引「能创造经济效益」的外国人。
这则报导指出,中国「K字签证」不太可能取代美国H-1B签证的地位。一些印度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签证手续的简化并不足以说服印度人才放弃美国,转而选择中国。印度人才前往美国不是为了拿签证,而是想在那里工作、生活,甚至成为美国公民,是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
陈澍更直言,「别被K字签证迷惑了」,「K字签证」是中国为了要引进外国专家,但中国引进外国专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自己的议程」,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自力更生」。
报导强调,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自力更生」,以应对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敌对势力的挑战。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