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9/11/2025 00:00
浏览: 978
通常每年这个时候直到10月,是中国大陆生产的许多假期季节商品输入美国的旺季,但今年情况完全不同。随着中国大陆出口到美国的货品持续减少,其他整体输往美国的货运贸易也几乎陷入停滞。最近的贸易数据显示,今年的高峰已提前在7月触顶。
根据Vizion的数据,从中国进口到美国的货品,已经连续三周出现年减27%的颓势,而最新的海运订舱数据也显示,传统的9月底货运热潮今年可能不会出现。
分析Vizion的资料发现,中国出口到美国减少最多的前五类产品是:家具、玩具与运动器材、电子设备与零组件、机械设备、塑胶与塑胶制品。
近年中国大陆在黄金周之前的出口,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减缓。例如,2024年因担心美国港口罢工而提前出货,2023年则是消费需求疲弱导致出货异常低迷。物流平台SONAR的资料显示,今年的货运趋势主要由「贸易战导致的提前备货」与「后续订单持续减少至低水位」主导。
海运订舱业者Honour Lane Shipping(HLS)在近期给客户的报告中提到,贸易战的影响曾在5月底至6月初带来短暂但强烈的出货激增。洛杉矶港口因而在7月曾因关税战暂时休兵而创下历史性货柜处理量纪录。不过那波急拉之后,接着出现的是「迅速下滑,复苏缓慢」。
HLS说:「制造商在黄金周之前也只是非常缓慢地增加产量。许多客户的在美国的库存增加,暂停自中国出货。」
根据HLS统计,10月已宣布取消的船班已经达到35班。由台湾长荣海运、法国达飞(CMA CGM)、中国大陆中远海运(COSCO)等公司组成的海运联盟ONE,也已在9月第一周暂停中国大陆多个港口至加州长堤港与奥克兰港的航线。
航班减少导致货柜空间减少,推升海运价格,9月15日起,每个40尺货柜将加收1,000美元的运价调整费。
分析Sea-Intelligence的资料发现,贸易战期间,北美是唯一货柜量负成长的地区,可见其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
C.H. Robinson北美海陆运输副总裁哈富曼说:「通常海运旺季从7月持续到10月,这是假期商品出货的高峰期。但今年7月就触顶了。」
全美零售联盟(NRF) 与 Hackett Associates 合作发布的最新全球港口追踪报告显示,美国主要货柜港口在夏季出现近乎创纪录的进口量后,预期年底前进口量将持续下降。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