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冠军説:「借钱上学不是错的方法,错的是从没学会怎麽去理财还钱,财务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是人生必修课。」
唐冠军説:「不会理财,不只是没钱而已,而是你一辈子被钱所困,你戍成为钱的奴役。」
「若你积欠的学贷尚未还清 你的社安金恐被扣款」
美国60岁以上长者,积欠学贷余额, 20年增长6倍。
世界日报 新闻报导 编译周芳苑 2025-05-19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2985/8745671?zh-cn
总统川普上台后恢复追讨拖欠的学生贷款,没想到全美数十万名年纪较大的人也成讨债目标。图为76岁退休办公室职员Linda Hilton站在她家门前她最喜欢的一棵树前。美联社
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上台后恢复追讨拖欠的学生贷款,没想到全美数十万名年纪较大的人也成讨债目标,数十年学贷债务如今摊在阳光下,面临社安金被扣押的风险。
监於学费上涨迫使人们举借更多钱,年长者学贷债务以惊人速度增长。
美国国家消费者法律中心(National Consumer
Law Center)数据显示,届满60岁族群的连总额为1250亿元,比20年前增加6倍。
连带的,根据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CFPB),2001年至2019年间,全美社安金被扣押的人数激增3000%,从约6200人增至19万2300人。
消费者金融保护局1月报告预估,全美今年约有45.2万名届满62岁的年长者拖欠学生贷款,可能面临教育部再次强制催收。
致力推动取消债务的债务人联盟Debt Collective布鲁因顿(Braxton Brewington)说,打电话给该组织并参加抗议活动的年长者多到令人震惊,很多人原本应可免除债务,却成了目前这个充满缺陷、违法行为和侥幸心理体系的牺牲品,这些人为了受教育而背负晚年债务,实际上已偿还贷款本金,但因利息和费用而仍欠款。
尽管拜登政府曾试图限制可扣押偿债的收入金额,但无论谁当总统,都可能重新催收拖欠贷款;联邦法律仅保护750元社安福利不被扣押,很可能让债务人收入远低於贫穷线。
智库New America成员萨特迈耶(Sarah Sattelmeyer)说,基本上,政府一只手发给人们联邦福利、另一只手又将福利拿走。
有一些债务人已收到催收通知,更多人活在恐惧中。
川普上任后签署行政命令,解散教育部,导致大规模裁员,许多人想询问学贷问题却没有工作人员接听电话、求助无门。
教育部长麦克曼(Linda McMahon)表示,重新催收学贷有其必要,既是为了债务人自身的财务健康,也是为了国家经济前景;
学贷通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属议题,要他们还款有多麽困难,今天年轻人的问题将成为明天老年人的问题。
问:「为什麽40年前只欠4万美元的学贷,经过30-40年之后,竞然还没还完?」
❶【数学真相:利滚利的复利效应太可怕】
假设当年学贷为 $40,000,利率 6%。若只缴「最低还款额」,有很大机率只在偿还利息,几乎没动到本金。
如果中间有几年因为失业、经济困难而延迟或暂停还款(Forbearance/Deferment),利息仍在持续累积,甚至计入本金再产生利息(称为资本化利息)。
数学举例:
❷【制度结构:学贷设计是「终身型负债陷阱」】
学贷几乎不能破产清偿(在美国,学生贷款是极少数无法透过破产豁免的债务)。
利率比房贷还高(学贷平均约 5%~7%),但却没有房产作为担保或资产对应。
很多借款人一开始收入低,只能选择 Income-Based
Repayment(依收入还款),还款金额低、还款期拉长,导致本金没还完,利息继续滚。
政府常允许展延、重组、利息暂缓,反而助长「只付最低」的风气,形成「慢性债奴」。
❸【行为心理:人性倾向延迟与忽视复利】
许多毕业生一进社会,收入不稳、开支大,学贷变成「可以以后再处理的帐单」。
他们不一定不还,而是:
❹【这不只是还款问题,而是「美国梦破产」的象徵】
尤其是那些:
他们发现:自己的教育投资根本没有足够的经济回报来清偿学贷。
那麽这笔债,就变成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锁之一。
❺【当利率6%,但薪资年增2%,你永远追不上】
这是最关键的「数学陷阱」之一。
假设:
结果是:
这就像在跑步机上奔跑,拼命跑,却永远抵达不了终点。
❻【富人孩子无债毕业,穷人孩子终生背债】
结果是:
这是一种阶级再制的金融体制。
❼【大学变成了「卖梦的机器」】
问题是:
❽【财富净值为负,造成「整整一代人的破产青春」】
根据美国联准会资料:
这就是为什麽整个年轻世代:
因为你背着学贷,你根本走不动。
心理层面的隐形灾难
「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不是梦想未来,而是焦虑还款帐单,它一直寄来我家。」
真相总结:
问题面向 |
说明 |
数学 |
6% 复利,40 年可让债务翻数倍。 |
制度 |
学贷不易豁免、利率不低、还款条件太宽松。 |
行为 |
拖延心理、收入限制、还款策略错误,导致本金一直存在。 |
警世意涵:
「不是你没还钱,是利息让你永远都还不完。」
「教育若是让人负债一生,那这教育真的值得吗?」
「学贷就只是债的一种,它是你人生自由的负担。」
问:「45万拥有美国大学学历的长者,为他们的投资理财水平怎麽会那麽差劲,到了65岁连学贷都还没付清」?
我们来从七个角度深入剖析,美国长者怎麽会走到这一步:
❶【不是没能力,而是制度设计让你还不完】
所以这不是「他们不还」,而是「制度根本没打算让你还得清」。
❷【退休金制度崩坏:从「有保障」到「自求多福」】
结果是:
❸【从来没有人教他们「负债优先清偿原则」】
很多人还信用卡、买房、买车、买股票,却没还那笔在后面悄悄变大的学贷。
❹【财务焦点偏误:买房、投资、退休金优先於还债】
但他们以为:
「学贷慢慢还就好,这不急。」
殊不知:这笔债在你人生的每一个月默默成长,你越晚处理,它就越重。
❺【社会安全金被扣押:老年人最后一条生路也被切断】
到了你该养老的年纪,政府还在从你退休金里「扣债」。
这不只是理财问题,这是「国家设计让你一生为债劳动」的结构暴力。
❻【为子女背债的父母:善意变成悲剧】
父爱/母爱换来晚景悲惨,这不是愚蠢,是一场国家放任的灾难。
❼【结论不是「他们不会理财」,而是「他们被结构吞没」】
真相 |
备注 |
他们懂努力,但债滚太快 |
复利6%,年年加压 |
他们有收入,但还不清 |
工资涨幅跟不上学贷利息 |
他们投资了,但回报不稳 |
股票震荡、房市波动 |
他们想还,但越还越没完 |
因为利息 + 迟延费 = 地狱门票 |
他们不是懒惰,而是无知 |
因为教育没教「怎麽还钱」 |
❽【时间错置:知识在年轻,债务却在老年爆炸】
结果是什麽?
年轻时「买梦想」,老年时「还债务」,投资与偿还时间错位,压垮了整个财务节奏。
❾【制度欺瞒:利息、罚金、资本化利息 = 合法剥削】
换句话说:「你以为你借的是4万,后来发现你欠的是40万。」
❿【代际背负:长者为子女、孙子女背债,变成老年人质】
这就是所谓的「债务的世袭化」:
「你不只是背自己的债,你还背了下一代的未来。」
⓫【财务幻觉:大学学历 ≠ 稳定收入 ≠ 财富自由】
所以问题不只是「投资失败」,而是社会对学历投资报酬的错误承诺。
⓬【集体错觉:「大家都这样」= 默认慢性痛苦】
「我一辈子只为还债而活。」
这是一种集体制度幻象:
「教育让我们自由」的口号,变成「知识让我们入牢」的现实。
核心警语
现象 |
警语 |
时间错置 |
「债在未来累积,人在过去努力。」 |
制度欺瞒 |
「你不是不还钱,是制度让你永远还不完。」 |
世代背负 |
「教育的代价,不该是三代人的债务连坐。」 |
理财幻觉 |
「理财失败的不是头脑,是整个社会的承诺破产。」 |
群体麻痹 |
「当所有人都在痛,你就分不清这是不是病。」 |
结语
「这些人不是懒,不是笨,不是不还,是这个体系让他们没机会走出来。」
「我们欠他们的,不是催收信,而是道歉和制度改革。」
「知识不该成为枷锁,学历不该变成判决。」
【教育投资悲剧的10大真相】
为什麽大学毕业不再是通往自由的门票,而是走进债务牢笼的入口
❶ 学费暴涨400%,学历报酬却大幅下滑
学费40年来上涨超过400%,但大学毕业生薪资成长仅20%~30%。
教育回报率崩盘,学历已非「翻身保证」。
❷ 学贷复利设计成「一辈子都还不完」
学贷不是一次性还款,而是年年利滚利。
拖延、展延、只还利息… 最后反而欠得更多。
❸ 学贷几乎无法破产清偿,是「终身债」
学贷不同於信用卡、房贷、车贷,大多情况下无法透过破产重整。
这意味着,你可以退休、可以生病,但不能不还学贷。
❹ 政府允许你「先不还」,却不提醒你会越滚越多
延期还款(Forbearance)、收入导向还款(IDR)…
让人误以为「这笔债不急」,其实是帮你盖上利息炸弹。
❺ 债没还完,社安金也会被扣走
超过19万名老人因学贷被扣社会安全金。
你以为退休就没事了,错,那是你债务被追讨的开始。
❻ 你不是只还4万,你其实可能还了40万
若用6%利率,每年只还最低额,40年后你总共可能还了超过10倍。
还完了什麽?不是学费,是利息和惩罚。
❼ 拿大学文凭 ≠ 会赚钱,更不等於会理财
很多科系毕业后薪资低、职涯不稳、还没学会管理财务。
教育没教你怎麽避开债、怎麽处理利率、怎麽保护自己。
❽ 债务没让你进入中产,反而封锁了资产自由
有学贷 → 无法买房、无法创业、无法生子。
学贷变成资产成长的绊脚石,而非垫脚石。
❾ 很多长者还不是替自己借的,是为孩子背债
父母签Parent PLUS Loan、祖父母做联保。
债务变成代际连锁,孩子毕业,长辈破产。
❿ 这不是个人失败,是世代性陷阱
这不是「理财能力差」,而是「制度设计让你永远还不完」。
美国平均有45万名65岁以上的长者,大学毕业仍背着学贷,这不是巧合,是灾难。
结语/呼吁
「教育不该是通往债务的走廊,而应是通往自由的阶梯。」
「学贷改革,不是福利,是正义。」
问:前车之监。现在的大学生,还敢要用借钱的方式来念书吗?
一、现实层面:很多人还是「非借不可」
根据美国联邦资料:
全美有超过 4,300 万名借款人仍在还学生贷款,
其中多数是在18~35 岁年龄层。
为什麽还是很多人「敢借」?
换句话说:
他们不是「敢借」,而是「别无选择地借」。
二、心理层面:对学贷的「风险感知落差」很严重
大学生常有这种想法:
「学贷是未来的事,现在先念书再说。」
「先借,等毕业再找好工作还就好啦!」
但问题是:
毕业后找到的工作可能不稳、薪资不够、生活开销高,
这时学贷变成巨大压力源头,人生规划被完全打乱。
这是一种「短期满足」与「长期伤害」错位的心理效应。
三、反思层面:越来越多学生「宁可放弃大学」或改变策略
出现明显转变趋势:
有些甚至 完全不念大学,选择:
越来越多人已经醒悟:
「大学不再是唯一出路,更不是值得终身负债的选项。」
结语/警语 「他们不是不怕,而是没人教他们要怕什麽。」 唐冠军説:「除了学校专知识之外,不要忘记你还有社会教育、财经教育与投资理财知识,你必需要学习。」 唐冠军説:「还不起学贷,与不懂投资理财绝对有密切关系。这并不是单一行为问题,而是整体「财务素养失衡」的结果。」 以下,我从五个面向帮你解析这个关联性:
为什麽还不起学贷,与不懂理财有关?
❶ 不懂「复利」,所以不怕拖债 很多人不知道学贷是日利滚年利,利上滚利:
如果了解复利效应的危险,早就会选择优先偿还学贷,而非拖延到退休。 没有复利知识,就像拿水桶救火,火还越烧越大。
❷ 不懂「债务排序」,所以钱乱还 理财中一个重要观念是:先还「坏债」再处理「好债」
许多大学生出社会后, 理财顺序错误,是一种慢性自杀。
❸ 不懂「现金流管理」,所以边赚边穷 很多人以为收入多就能还债,却忽略现金流分配的重要:
结果是:收入再多,也全被生活消耗,学贷只能摆着不动。 理财不是赚多少,而是留下多少储蓄。
❹ 不懂「投资回报 vs 负债成本」比较 如果你能投资每年报酬 8%,学贷利率 6%,那或许可以慢还。
若懂得比较报酬率 vs 债务成本,会知道还学贷其实等於赚利息! 若你投资没超过6%,就该先还债,而不是幻想靠投资翻身。
❺ 不懂「风险控管」,所以学贷变人生炸弹 学贷虽然看似利率不高,但风险极高:
理财观念若成熟,会知道学贷是风险优先处理对象,而不是长期搁置。 真正懂理财��人,会先解除高风险债务,再思考资产扩张。
总结:理财无知,让学贷变一辈子还不清的痛
唐冠军説:「借钱上学不是错的方法,错的是从没学会怎麽去理财还钱,财务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是人生必修课。」
【注】:我们特别要感谢80% -90%的华裔与亚裔父母可以支持孩子念完大学,且不用担心学贷与房贷问题。 我们也要特别感谢国家的教育德政,让80%的学生有机会顺利完成我们的高等教育。 我们也要特别感谢学校校长与老师,对我们的帮助,让有机会顺利完成我们的専业技术培训。我们要努力学习,来报答父母、老师、国家栽培之恩。 冠军教室
唐冠军
626-347-9459 |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