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提升紧急救护人员的安全与效率 | 余晨峰律师楼

法律 时间:04/09/2025 浏览: 2656

联邦运输部订下了交通意外零死亡愿景的战略目标,希望有朝一日,无人会在交通意外事故中失去宝贵生命。

Image

近年公布的大数据表明,交通安全部门的努力却未见成效。联邦运输部尝试在系统上下苦功,制订全国道路安全策略(National Roadway Safety Strategy,简称NRSS),里面有五大安全系统方法,其中一个探讨车祸发生后的处理照顾方式。余晨峰律师今次会跟大家分享。

Image

问:早前有一份大数据,说明距离达到零死亡愿景仍然很遥远,请教余晨峰律师,NRSS如何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看到目标的实现?

答:从联邦运输部的角度出发,无论交通意外事故属於什麽性质,有人因此而失去宝贵生命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属下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订下零死亡愿景,就是为了拯救生命。

Image

余晨峰律师表示,每一宗交通意外事故有人员受伤或身亡的机率仍然存在。在交通安全方面考量,就是要致力将身亡这部份的机率降到零。NRSS其中一个篇章,探讨在交通意外事故发生后,如何妥善处理,从而确保所有伤员的生命得以挽回。担当重任的,正是紧急医疗救护服务团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简称EMS)。

Image

问:EMS在紧急扶危方面劳苦功高,值得大众赞许。请教余晨峰律师,NRSS会如何阐述EMS在交通意外事故发生后的善后角色?

答:EMS所指的是紧急医疗救援人员。根据联邦政府大数据统计,EMS团队在全美每年为交通意外事故出动大约150万次。当民众致电911报案后,如涉及有人员受伤,EMS团队会乘坐救护车,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前往现场抢救伤者,无论天气好坏或面对什麽类型的灾难性意外事故。

Image

余晨峰律师指出,EMS有两个明确的工作目标:除了提供紧急及应急救援措施,亦会考虑到抵达救援时有其局限性,未必能够到现场为伤者马上止血或施手术。因此整个救援计划,务求把伤者安全及快捷便利地送到就近医院急症室治理,避免造成二次或三次车祸而导致进一步人员受伤。

Image

问:我们知道像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通勤时经常遇到交通挤塞。请教余晨峰律师,EMS如何降低这方面的风险?

答:洛杉矶被称为交通暴力之都,交通挤塞问题在全美亦受到关注。即使司机在十字路口听到紧急救援车辆响起刺耳的声音,未必会选择礼让。对在南加州工作的紧急救援前线人员而言,一方面救人如同跟时间竞赛,另一方面需要在如此短的穿梭时间内,保障自己及伤者的人身安全,绝对不容易。

Image

余晨峰律师接着解释,负责驾驶救护车辆的司机,需要接受防御性、特殊的驾驶技术训练,如何避开交通黑点,在特殊的GPS系统指示下,以最快速度,在安全的路径而不会在堵车的情况下,前往就近医院急症室。

Image

此外,EMS在培训时,亦会制订指引,指导工作期间如何对车内人员及伤者作出适当保护,以及加强人身安全,尽量降低工业受伤及车祸伤者承受二次或三次伤害的风险。

Image

问:NRSS提出对EMS的策略,从挑战、难度、大环境有详细叙述,可否请余晨峰律师为我们概括?

答:当然可以。余晨峰律师分享以下多项方针:

Image

1.EMS需要经常检视医院和各城市之间的交通流量:例如我们身处洛杉矶,属於全美着名交通挤塞严重的城市。纵使事发现场与医院急诊室之间的距离不远,但交通挤塞会大大降低伤者获得拯救的机会。因此一定要让路,避免救护车受到二次或三次交通意外事故。

2.紧急救援车辆力求以最短时间来往事发现场及医院:往往需要提速,在市区街道比限速更高。但时有发生EMS赶着救人而在十字路口发生灾难性事故。如何在提速及安全之间取得平衡相当重要。

Image

3.除了前线工作人员,紧急救援车辆亦要考虑伤者在车内的安全性:行车不稳的话,不仅影响救护人员,亦会影响车内仪器的运作,从而波及伤者的生命安全。

4.驾驶紧急救护车辆的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紧张、压力不少:他们容易长时间处於大脑兴奋状态,容易有驾驶疲劳,以及缺乏足够休息时间,往往增加交通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Image

5.紧急救护人员在现场执行职务的工作环境,往往是恶劣、糟糕、充满困难的:在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减少他们的工作压力,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

6.紧急救护车辆需要随时出动,硬件损耗情况必然会比一般民众的汽车高得多: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等不可或缺。

Image

问:人工智能AI的应用与日俱增,请教余晨峰律师,现今���高科技可以为EMS带来多大的帮助?

答:全美各地EMS正在借助现今高科技,加强救援工作,开始运用人工智能,透过预测性分析系统,让AI帮助分析道路交通环境、可行走的路线等,挑选最佳行走途径,尽可能避开交通黑点,确保紧急救援车辆安全完成每一项任务。

Image

余晨峰律师进一步说明,紧急救援车辆与其他道路使用者一样共享道路,因此也会受到现行法律规范,例如车载通讯系统、即时监控系统、24小时与总部联系、规范车速等工具,监察司机的技术,有无出现不安全驾驶。

Image

假如监测前方的道路太挤塞,有可能启动暂代性运输方案,例如出动直升机、小型飞机等将伤者送往就近医院接受紧急治疗。

余晨峰律师在总结时说,大数据表明,要达到交通意外事故零死亡愿景,路途仍然很遥远,但至少提醒我们,全民参与必不可少。

Image

在联邦运输部的眼中,任何一个人的宝贵生命被车祸夺走,都是不值得的。EMS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尽快到场救治伤者,他们的专业精神、工作态度值得我们敬佩。当救人的同时,大家不要忘记,他们工作期间的生命安全亦应受到适当关注。

Image

余晨峰律师叮嘱大家,一定要以安全车速驾驶,无论发生甚麽类型的交通意外事故而造成人体伤害,请以自身生命安全为先,立即到医院求医,然后尽快研聘精办相关类型的律师事务所,确保一切后续工作得到妥善处理,保障应有权益。

Image

想找律师,请找余晨峰律师 (626) 289-2833)【微信公众号-余晨峰律师楼】。余晨峰律师楼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律师团队,以超过三十年专业知识和谨慎态度,细致评估每宗车祸案件赔偿的风险及可行性。

文中图片皆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Copyright© 2025

余晨峰律师楼

MY LAW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天候车祸意外紧急处理小组到府服务专线

626289-2833

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Image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