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亲子天下
期末考结束,妈妈除了担心孩子的成绩以外,最害怕的就是即将面对「校门关」!孩子该在家里好好放松?还是应该帮孩子安排课程,先做好下个学期的准备?这是妈妈感到两难的抉择,暑假本来就是假期,但是担心太放松,到了开学收心不易,甚至落后别人。但是如果安排课程,会不会让孩子太有压力,但是安排课程就不用妈妈每天烦恼孩子在家无所事事!
其实,妥善的安排假期,并不是要排满课程或是完全放松,而是比例拿捏恰当,孩子在这个暑假依样玩得高兴、学得充实!想要安排孩子的暑假,首先有三个基础要件:
1.休息与课程比例1:1:既然到了暑假,就是可以休息的时候,但是不能完全放松,否则「放牛吃草」的结果,孩子大概就是整天手机不离身了!但是又不能完全安排课程,这样会让孩子身心无法放松,导致情绪出现状况。因此休闲娱乐与课程的比例应该是各半,可以是一天中上午上课、下午自由活动,或是这周去夏令营,下周在家里创作积木等等,这样的安排,让孩子有机会休息,但又不会太松懈。
2.注重运动:学期间虽然有体育课,但是孩子的活动量普遍不足。所以若要安排休闲活动,建议多往户外活动,可以逛逛公园、看看展览,更可以安排运动课程,像是足球、游泳、篮球等,都可以补足孩子的活动量,并且建立肌肉力量及心肺耐力,有助於下个学期能更稳定学习。
3.课程选择换个角度想:有许多暑期课程能够帮助孩子先建立好下学期的课业基础,但难免就让孩子觉得仍像平时在学校、在补习班一样,这会大大降低孩子的学习动机。因此可以考虑与学习能力相关的有趣营队,例如想要帮助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就别报名数学课,或许科学营会比较有趣﹔如果想让今年上小一的孩子练习注音,可以考虑小小主播营,让孩子先建立正确发音,将来自然在学习注音时,错误自然降低。
或许在期末考周要安排暑假课程已经来不及了!那麽在家里该怎麽安排才合适呢?我们可以考虑几项原则:
1.别太晚起床:建议比平时上学晚个半小时、最多一个小时起床,这会在开学时比较好调整回原有起床时间。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孩子在放假期间通常会晚睡,所以要补足睡眠,而且依照平时时间起床,孩子吃完早餐后就无所事事,可能回去睡回笼觉,或者就开始抱着手机玩了!因此适当调整起床时间是有必要的。
2.早上活动别太安静:俗话「一日之计在於晨」,所以通常早上会安排需要动脑的学习活动,但是近年来发现���孩子要不是睡眠不足,不然就是早上缺乏学习动机,因此上午时段可以安排体能活动,可以是简单的散步、逛街,也可以安排各类体育活动。
3.阅读时间不可少:下午时段安排阅读时间,一方面作为专注力训练,另一方面让孩子在一上午的体能活动所得到的刺激后,大脑有机会整合这些讯息,帮助大脑神经连结更好!而固定的亲子阅读,能在暑假培养与提升亲子关系,更有助於大人察觉孩子在阅读时的优势与困难,好利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建立下个学期的阅读学习基础能力。
4.创意活动有意义:学期间孩子被动学习,许多想法被抑制,这会使得孩子的创意、创造力受到压抑、抹灭。因此利用长假期间,安排各类创意活动,尤其是利用开放性的教材,例如黏土、水、沙、乐器等等,让孩子创作,这活动除了帮助父母了解孩子想法以外,更有助於思考反应速度的提升。
5.弹性自由时间:如果所有作息都由大人订好了,那麽孩子完全按表操课的结果,将使得孩子的组织、计画能力无法发展。因此可以留下自由时间,让孩子与大人讨论后,安排如何使用这段时间。可以允许孩子在大人接受的范围内使用手机,也可以将上午活动在下午复习,甚至延伸阅读或创意活动,最主要的是这段时间是孩子主动安排的。
6.爸爸你别跑:周末假日可以安排「爸爸时间」,让孩子与爸爸有同乐的机会,可以是一起玩体能活动、可以是陪爸爸打电动、可以是跟爸爸一起玩泥巴。这样的安排除了是让父子、父女的亲子关系提升外,当然就是让妈妈有喘息的机会罗!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孩子的暑期作息表,给您参考!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