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听力日】耳中风原因、症状有哪些?为何气温变化大要小心?3/3世界听力日预防耳中风必看

时间:03/04/2024 00:00 浏览: 8377
世界听力日是什麽?耳中风又是什麽?
为了提升人们对於如何预防听力损失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3日定为「World Hearing Day」(世界听力日),今(2024)年活动以「Changing mindsets: Let’s make ear and hearing care a reality for all!」为主题,将重点放在克服社会对听力损失的误解与污名化。
听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如果碰到突发性听力损失,千万不要抱持侥幸心态,务必严肃以待。台中荣总胸腔内科医师覃俊士指出,「突发性耳聋」俗称「耳中风」,是耳朵的急症,病人会在短时间内明显感受到单边听力丧失,就医后符合听力损失至少30分贝、至少连续三个频率受到影响,且持续至少三天等三个条件,即可诊断为罹患耳中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耳中风是全球最常见的残障原因,庆幸的是一般只要把握黄金治疗期,便能大幅改善耳中风症状。
耳中风原因为何?耳中风症状有哪些?
卫福部台中医院说明,目前尚未发现耳中风确切的病因,最常被提出的可能原因有病毒感染、血液循环两种说法,前一派说法主张耳中风是病毒感染引起,由於病毒侵犯内耳听觉神经,导致病患在数周内出现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后一派说法则认为耳中风是通往内耳的血管过度收缩或堵塞,造成内耳缺氧、代谢异常和细胞死亡。
耳中风症状通常来得又急又快,患者可能一觉醒来意外发现自己听不到。亚东医院胸腔内科医师张厚台表示,听力突然降低、耳鸣、耳闷、晕眩都是耳中风常见的症状,许多患者在初期往往不以为意,直到症状不断恶化才意识到严重性,但若就医时间距离耳中风发病已经超过四~六周,治疗效果普遍不佳,呼吁大家最好在发病后一周内赶紧向医师求助。
耳中风怎麽预防?哪些人、什麽时候更要小心?
卫福部南投医院卫教资讯显示,虽然现阶段没有明确预防耳中风的方法,不过民众可以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时运动、避免熬夜、降低压力、留意噪音暴露、减少使用耳机等方面做起。
中医师杨龙骏提醒,常熬夜、压力大、作息不正常、血液循环较差者,以及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人,皆是耳中风的高风险族群。耳鼻喉科医师吴昭宽另提到,冬天气温变化大也可能增加耳中风发病机会,建议注意耳朵保暖。
耳中风如何治疗?耳中风会好吗?
卫福部台中医院分享,治疗耳中风时,医师可能采取高剂量类固醇、血浆容积扩张剂、维他命B群、血管扩张剂、中医针炙或者高压氧治疗,其中类固醇是目前公认治疗耳中风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亦可直接注入中耳腔中。耳中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应多卧床休息,防止接触噪音,并且暂缓使用耳机。
关於耳中风会不会康复,跟患者本身情况与何时治疗有很大的关系。卫福部屏东医院解释,年纪小於40岁,没有合并糖尿病、伴随眩晕发作,且在发病后一周内便开始治疗的患者,治疗效果相对好。统计显示,约有三分之一耳中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三分之一患者恢复部分听力,三分之一患者则无法恢复。有监於此,各位要是突然耳鸣,甚至听不到声音,绝对要尽快看医生,越早诊治越能防范听力丧失。
Yahoo奇摩顾健康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