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8/21/2023 00:00
浏览: 10725
关节炎、偏头痛、腰背痛等慢性疼痛(chronic pain),不仅造成身体不适还影响情绪、社交和日常生活,痛久了更可能导致疲劳、体力下降及忧郁等,几乎没有生活品质可言。全世界约 20% 的人曾患慢性疼痛,但确切病因仍不清楚,只知某些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可预测疼痛发生并影响疼痛程度,但对慢性疼痛恶化的诱发因素还无明确解答。
芬兰奥卢大学(University of Oulu )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合作,用人工智慧分析英国生物资料库(UK Biobank)近 50 万人数据,结果 99 种潜在风险因素确定慢性疼痛六个关键诱发因素,包括肥胖(BMI 30 以上)、失眠、疲倦、经常感到厌倦、曾因心理疾病就医,以及离婚、失业或丧偶等生活压力。研究 7 月发表於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团队分析
9 年资料发现,拥有愈多诱发因素者,疼痛蔓延度愈严重,可能多部位疼痛,称为多部位慢性疼痛。相反诱发因素越少者,慢性疼痛康复机率较高。
多部位慢性疼痛影响近半数慢性疼痛患者,对健康造成更大负担,使认知功能下降、失智风险增高。大脑海马回是与记忆有关的构造,体积会随年龄增长缩小,有研究显示,多部位慢性疼痛会使海马回缩小。当身体有五个以上部位疼痛,海马回缩小近四倍,等於老了 8 岁。
新闻报导过台湾疼痛门诊天天爆满,近来痛到想哭就诊的人越来越多。多部位疼痛又比单一部位疼痛更难治疗,治疗慢性疼痛时,若能同时降低研究发现的危险因子,或许能更有效消除扰人的疼痛,还能避免老化或失智提早报到。
研究员指出,这些危险因素还能帮助辨别慢性疼痛易扩散的高风险族群。当考虑到医疗资源有限时,准确锁定高风险病患再治疗尤其重要。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