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17/2022 00:00
浏览: 30141
有信仰的青少年的心理更容易满足!美国研究机构公布最新调查结果指出,在疫情期间,逾半青少年表示透过祷告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另外,调查显示,属於宗教团体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也较为健全。
据《基督教邮报》报导,大潮研究中心(Springtide Research Institute)针对近1万名13-25岁的受访者进行访问发现,53%表示疫情期间最大的挑战是心理健康,只有34%的青少年表示能自由自在跟大人谈论自己的问题。57%的人表示,信仰活动帮助他们撑过疫情,51%的人是透过祷告,其他纾解的方法还包括阅读、瑜珈、艺术与接近大自然。
不过,只有35%的青少年表示自己属於信仰团体,其中29%有参与信仰团体的人表示身心发展比较好,另不属於任何宗教团体的人占2成。在自认为非常虔诚的青少年当中,认为心理发展相当健康的人占4成,自认自己不虔诚但心理发展相当健康占17%。
该机构负责人乔许帕卡德表示,虽然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宗教信仰对心理健康有正面影响,但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比只给青少年更多信仰来得复杂。他表示,「现实情况是如果没解决心理问题,一个心理和情绪不佳的年轻人便无法真正融入或理解宗教中的力量、敬畏和爱。」
据《宗教新闻社》报导,一位调查对象马克表示,「我认为信仰是让人找到归属的地方,那是一个与更高人生目标相连的地方,我的理解这就是来自上帝的呼唤。」
这次调查也发现,青少年不再涌入宗教机构内认识信仰,而是更流动性的方式接触信仰,例如62%的人表示,自己认同来自许多宗教其中一部分的教义,48%的人表示自己与许多宗教合得来。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