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9/14/2022 00:00
浏览: 31918
肺癌是十大死因之首,但许多患者一生未抽菸,科学家已经直指空气污染是罪魁祸首,但从未找到致病机制。现在英国科学家发现,污染空气的细颗粒物,会活化肺部休眠、早就存在的癌症基因,因吸入污染空气发炎,导致癌症风险大增。研究团队表示,虽然抽菸仍是肺癌主因,但空气污染活化休眠癌症基因这项发现,对每个人都是警钟。
人们认为接触致癌物如香菸烟雾或污染致癌物,会导致 DNA 突变,然后转成癌症,虽然高度怀疑空气污染也是促发因素,但科学家还未证明污染是否直接导致肺癌及如何促发,且以前研究显示,DNA 突变存在,但不一定引发癌症,且大多数环境致癌物不会引起突变。
空气污染与不抽菸者肺癌间关系还不清楚,现在谜团终於解开。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和伦敦大学研究团队分析英国、南韩和台湾超过 46 万人健康数据,发现暴露於直径小於 2.5 毫米的微小 PM2.5 污染颗粒会导致 EGFR 基因突变风险增加,而 EGFR 基因和 KRAS 基因变化与肺癌有关。
研究团队还分析近 250 个从未接触香菸或重度污染致癌物的人类肺组织样本,这些人肺部虽然健康,但肺部组织仍有 18% 的 EGFR 基因和 33% 的 KRAS 基因出现 DNA 突变。不过科学家表示基因突变本身可能不足以驱动癌症,只是在那里,但当细胞暴露於污染,污染物会引发导致炎症的「伤口癒合反应」,如果该细胞携带突变,就会形成癌症。
科学家也确定中间机制。老鼠实验发现癌症是由白细胞介素 1 β (IL1B) 的炎症蛋白介导,1 β 是人体对 PM2.5 暴露免疫反应的一部分。给老鼠服用 1 β 抑制剂药物,肺部组织对污染物敏感性降低,进一步支持分子癌症预防的未来,或许可制成药丸降低患癌症风险。先前诺华公司制造心脏病药物的临床试验偶然发现服用 IL1B 抑制剂药物的人,肺癌发病率显着降低,科学家认为可能为新一波抗癌药物铺平道路。
空气污染是隐藏杀手,估计与每年超过 800 万人死亡有关,约与抽菸死亡人数相同。法国癌症研究中心 Gustave Roussy 科学家表示,先前科学家没有证实肺癌其他风险因子,认为这项研究非常有革命性。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首席临床医生表示,「我们可选择是否抽菸,但我们无法选择空气」,监於接触污染的人数可能是抽菸者五倍,空气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