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发痒、咳嗽…可能不是确诊,是「秋燥」

时间:08/17/2022 浏览: 3390
二十四节气已过了立秋;所谓立秋就是指秋天到了,然而台湾属亚热带气候,虽进入秋天,但气候依然处於炎热状态,需再经过1-2个月才能明显感受季节转变。这段时间不能忽视秋老虎发威闷热难耐的情况,也要注意温差变化,在季节转换气候不稳定之时,往往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或恶化,故入秋更要注意身体保养。

地球万物遵守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的自然法则,秋季养生的重点便是养阴敛气。中医认为,秋燥最容易伤害到娇弱的肺系统,包括口、鼻、肺脏及皮肤毛细孔等,产生皮肤乾、喉咙发痒、咳嗽、口乾舌燥等「秋燥」现象。尤其炎夏活动力强、损耗多,身体流失水分及滋润度,秋季更需要特别的饮食调养,来回复身体状况,并储存对抗寒冬的能量。

秋季饮食指南「少辛多酸」,助收敛气

秋季的健康饮食原则,要注意「少辛多酸」,辛辣食物会发散耗气,酸的食物可以收敛气,所以要少食辛辣并多吃润肺食物,首选是百合,其次可多吃白木耳、山药、蜂蜜、秋葵、莲藕、莲子、甘蔗、萝卜、梨子等可以滋润身体食物;体质较燥热的朋友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温助热,恶化肺燥症状,若是属於较虚寒体质的朋友,可在深秋时适量食用生姜、红枣、桂圆等温润食物,增加气血循环,对抗温差。

秋天多吃白色食物可防秋燥。常见如莲藕、白萝卜、冬瓜等。<br />联合报系资料照 记者陈立凯/摄影
秋天多吃白色食物可防秋燥。常见如莲藕、白萝卜、冬瓜等。
联合报系资料照 记者陈立凯/摄影

新冠患者癒后留意燥热,可由秋季养生要点进行调养

另外笔者在临床上也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癒后多有燥热现象:一方面因为发炎之后,鼻咽腔及气管黏膜都流失水分、黏膜偏乾燥,因而咳嗽、痰黏、口乾渴等症状会持续较久;另一方面因为炎热难耐、贪食冷饮,病程一周后便肆意饮冷损耗正气(免疫力)而使得症状反覆,甚至出现其他便秘、荨麻疹、不明红疹等化热症状而难以痊癒。建议可以藉由秋季养生这些滋润的饮食,以及充足的水分来保养身体减少长新冠症状。

中医推荐3穴道助秋季养生

推荐几个秋季穴道养生每天按摩10分钟,也可一日数次。

• 合谷穴(打开虎口,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可增强免疫力、减少感冒、咳嗽。

• 三阴交穴(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寸,即约四指宽的位置):可多生津液,减少口乾便秘等。

• 内关穴(手腕横纹正中,沿着两条筋的中间往上两寸,约三手指宽处):可稳定情绪。


来源:元气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