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害】听觉神经是关键,哈佛大学找到测量听力损害的新方法

时间:08/08/2022 00:00 浏览: 10320
哈佛大学医学院近日发布研究指出,透过大量病患资料比对研究,发现耳蜗神经退化与听力丧失有极大关联,一改以往学界认为与内耳毛细胞退化程度成正比的认知,这项研究所开发出的新测量方式,往后将可更有效地追踪听力退化病患的状况。
由哈佛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副教授梅森(Stéphane F. Maison)所领导的团队,与麻塞诸塞州眼耳医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MEE)合作,从将近 96,000 名听力退化病患案例中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发现病患的耳蜗神经(Cochler Nerve)损坏程度,与听力退化程度有高度相关,并以此开发出以听力检查比对耳蜗神经损坏程度,可让受检者提早发现听力退化的问题。
2009 年同样由哈佛医学院团队主导的研究中以,听力退化始於耳蜗神经损坏,并进而影响内耳系统中的毛细胞(Hair Cell),但当年的测验并没有进行大量病例资料分析,也没有提出检查方式。
而这次的研究则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资助了 1,250 万美元进行,从九万多名病例的听力检查与耳蜗神经损坏情况中进行交叉比对,找出了重要的关联性。
梅森博士指出,听力检查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为「可听度」(Audibility)以及「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过往学界普遍认为听力受损源自於内耳毛细胞受损导致,而耳蜗神经损坏是由於毛细胞丧失导致,而毛细胞受损可由一般听力检查中的听力图(Audiogram)观测出来。
但新研究中发现耳蜗神经损坏才是听力丧失的导因之一,而且影响到的是「可理解性」能力,因此解释了为何许多听力图正常的患者,在吵杂环境下无法理解别人谈话内容,或是许多使用助听器的患者,经常会无法听懂正常谈话的问题。
梅森博士表示,这项新研究结果与检测方法,预计可让业界许多助听设备和声音扩大装置厂商,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产品帮助听力丧失病患。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这项新研究,已刊登在 6 月份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科技新报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