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消暑排毒 中医4步骤自救

时间:06/14/2021 浏览: 4621
●夏天高温湿热,流汗多易中暑

●常见疲累、想吐、头晕、心悸症状

●刮痧、多喝水、吃瓜类,可清暑解热

夏天流汗多,要消暑解热,尤其要多喝水补充水分,可吃绿豆汤、薏仁水、瓜类等清热食物...
夏天流汗多,要消暑解热,尤其要多喝水补充水分,可吃绿豆汤、薏仁水、瓜类等清热食物。图/123RF

台湾的夏天高温湿热,一不小心就会中暑,目前很多人防疫在家,即便出门必戴口罩,甚至护目镜、面罩等防护装备也上身,一般人在户外走路都可能觉得闷热,倘若是运动或爬山,更容易中暑。

「夏主心」,中医师吴明珠表示,夏天五脏对应的是「心」,夏天常流汗多,会导致心液流失,中医四时五行理论「夏属火」,夏天天热而易心火旺,会流汗多而心液流失,心血不足,人会很疲累、气虚,容易发生倦怠、口渴、无食欲、恶心、想吐、头晕头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中暑自救步骤 刮痧四穴位 消暑补气茶 制表╱黄妙云

体温达40℃ 赶快送医救治

吴明珠指出,中暑是人体正气不足、排汗系统出了问题,人遇天热应该会排汗,但如果汗排不出来,会造成体内温度失调,一旦体温高达40℃以上,身体机能易失调而昏倒,也就是因乾热而重度热中暑,应赶快送医救治。

如果中暑症状出现时,吴明珠强调,除了要多补充水分,还可采取「自救」四步骤降暑气,纾解不适。

其中,刮痧是中医治疗中暑的一大特色,「痧」是身体内部有疾病在身体外部皮肤表现,刮痧以物理方式将它刮出来。刮痧可促进血液循环、舒筋通络、调整脏腑功能。

从脖子顺着肩膀侧刮 才正确

中暑最常刮痧的部位是肩井穴、大椎穴、风池穴、风府穴,可以圆滑汤瓢、刮痧板或有平滑面的梳子、硬币等器具进行刮痧,为避免伤害皮肤,应使用婴儿油、乳液、万金油等涂抹在皮肤上润滑再刮,正确刮法是从脖子顺着肩膀侧刮。刮痧出现暗红色即可停止,不必刮太久。

午睡30分钟 养心气补体力

「夏补心」,吴明珠认为,夏天流汗多,要消暑解热,清热、补水」最重要,尤其要多喝水补充水分,吃绿豆汤、薏仁水、瓜类等清热食物;建议应睡午觉30分钟,养心气,可改善疲劳、补养体力,像睡不好的人,易心血不足、免疫力下降,容易中暑。

天热食欲差 瓜类可清心火

夏天是各类瓜成熟的季节,也是个凉补的好时机。吴明珠说,丝瓜、苦瓜、西瓜、冬瓜、小黄瓜等瓜类,可以清热凉血、解暑祛湿,像苦瓜可以清心火,西瓜是「天然白虎汤」可清凉消暑,正好解决了夏天温度高、湿度高,食欲差、容易烦躁等困扰。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