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心肺膈上属天,肝肾膈下在地。人体呼吸吐纳含阴阳之理,所以呼出为阳,以心肺相应,吸入为阴,与肝肾相应。在呼气与吸气之间,同时脾运水谷精微之气上合肺吸入之清气在胸中合为宗气,因此,脾之脉气就居于呼吸之中;也就是在心肺与肝肾脉气中有着脾的脉气其主运化升精气。
浮象属阳脉,沉象为阴脉,脉象有阴阳的区别;阳脉在上;浮脉兼有大或散的是心脉;浮脉兼有短或涩的是肺脉。阴脉属下、弦是肝脉,尺部按之脉来有应者是肾脉。脾居中焦,脉来从容和缓。这种从容和缓的脉象是寓于浮沉之中为二阴二阳(参阅李树森老师长桑君脉法中脉势之论述),以上为脉象阴阳之法简述.
再论宗气者为胸中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名膻中。向下由肺之肃降而蓄于丹田(下气海)宗气为后天之气运动输布的本始,故名曰宗气。实际上,宗气是合营卫二气而成的。所以说“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以息往来者也”.若论"营卫"病,由此可进一步探讨桂枝汤.
桂枝汤,伤寒太阳中风方丶自古医家称千古第一方,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临床应用;主解肌发表,调合营卫.其变方《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及其类方33首,涉及62条原文).本方君为桂枝,臣为白芍.桂枝产中国西南方,而白芍产于东北之地.为太极之两侧一阳一阴,一经一络气精相应.营入经卫在络.桂枝合甘草辛甘化阳,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能调营卫.故阴弱者当调营而重用白芍减桂技反之亦同.
桂枝汤做为伤寒第一方,由于可调理病人的营卫体质为主,因此,以桂枝汤为基础,通过加减变化,可以引申出许许多多的桂枝汤变化方,治疗范围远远超出桂枝汤的原方作用;例如下:
1、桂枝汤去芍药与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仅一药之差,但所治不同。前方证治胸满,乃胸阳痹阻之谓;后方之胸满乃胸中阳气不足所致。
2、桂枝新加汤,又名新加汤、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调治,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
3、葛根汤为桂枝汤加葛根麻黄,有调理脾胃和生化阴津,阴津可随营卫和畅,气机升降而运行以濡泽筋脉,并有升清降浊。除了治疗感冒风瘟外,还可以治疗颈周僵硬、疼痛等颈椎病.
4、小青龙汤为治寒咳喘之名方此方为表实内饮之治方 ,为桂技汤去生姜大枣加麻黄,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
5、 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主治: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新冠疫情期间我多用此方加减预防染病.
6、 感冒发汗过多,出现急性心脏病痛,用桂枝汤变方桂枝甘草汤急救.
7、 感冒发汗过多,尽管感冒症状解除了,但又出现恶寒的情况或中老年人下肢无力萎软,用桂枝汤变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此方又名去杖汤
8、 桂枝汤变方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更是治疗脾胃虚寒,肝脾不和,如厌食、腹痛、少气乏力等许多慢性虚证的良方
9、 感冒由于治疗不当,而出现了心神不安、烦躁等心阳虚轻症,可以用桂枝汤变方,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桂枝龙骨牡蛎汤是在桂枝��的基础上加上龙骨、牡蛎各三两。 全方补中有涩,阳中有阴,共调阴阳俱损之诸症。 临床上常运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脱发、噩梦频作、遗精、梦交、遗尿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故有补肾第一方之誉
10、精神惊怍不宁,起卧不安等心阳虚重症,可用桂枝汤变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11、感冒久久不愈,并出现了身体疼、烦,转身困难恶寒者,可以用桂枝附子汤治疗
以上举出常见之变方《伤寒论》中与桂枝汤有关的药方十分多,严格地说,小半部分药方都可以找到桂枝汤的踪迹,甚至后世中医的许多药方也多有桂枝汤的影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