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1/23/2020 00:00
浏览: 15552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2日引述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指出,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预计将提名外交政策顾问布林肯(Antony Blinken)担任国务卿。布林肯预计将试图联合盟友,和中国展开新的竞争。
预定为拜登接掌白宫幕僚长的克兰(Ron Klain)昨(22)日披露,拜登预计美东时间24日公布首波内阁名单,外界先前预测,曾在欧巴马政府任内担任副国务卿的布林肯是国务卿热门人选。
《纽约时报》昨日引述熟悉决策过程的消息人士指出,拜登选择了布林肯,预计将提名布林肯担任国务卿。
彭博社记者佩吉(Tyler Pager)昨日率先在个人推特帐号披露布林肯将出任国务卿的消息,随后《纽时》也跟进报导证实。
《纽时》指出,58岁的布林肯最初是在柯林顿政府时期进入国务院服务,在历经川普政府4年下来的碰撞战略及民族主义风潮后,布林肯在外交政策的广泛经历预计将协助美国外交官及全球领导人冷静。
布林肯为拜登工作将近20年,包括担任拜登在参议院外交委员会(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的首席助理,后续拜登担任副总统时,布林肯也成为他的国安顾问,协助发展美国对中东政治动荡的回应。
不过布林肯上任后的优先任务是重建美国作为可信赖盟友的形象,并且准备好重新加入各大国际协议及组织,包含巴黎气候协定、伊朗核子协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
关於和各国盟友合作,布林肯今年7月曾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论坛上表示,目前各国、地球所面临的大问题,不论是气候变迁、疫情、或是武器散布,没有一件有单方面的解决办法,「就算强大如美国,也无法独自处理。」
关於和中国的关系,布林肯当时表示,和他国合作将能对另一个「头号外交挑战」带来好处,他认为在和中国竞争时,与其强迫个别国家在两个强权之间选边站,不如透过多边关系促进贸易、技术投资及人权。
换句话说,在布林肯主导下的美国外交关系,可能会增强和印度、印太地区的关系,美国也可能加深和非洲的关系,在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时,将欧洲视为第一要务夥伴,「而非最后的希望。」
布林肯成长於纽约及巴黎,他毕业於哈佛及哥伦比亚法学院,在1993年进入国务院欧洲政策机构服务前,布林肯立志成为一名记者或电影制片,他后续成为柯林顿的外交政策演讲撰稿人,在更后来负责监管白宫国家安全会议(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欧盟及加拿大政策。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