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的总统们,应该学学卡特!

时间:11/17/2020 00:00 浏览: 15583



搞政治的人多半听过这句话:「一只猴子掉下树还是一只猴子,一个政治人物落选了,就什麽也不是了。」


现年96岁的卸任美国总统卡特(Jimmy Carter,1924~)证明这句话是错的。他做完第39届总统(1977~1981),竞选连任败给雷根后,誓言不会像历任总统只是靠回忆录或演讲大赚其钱而终老。那年他56岁,回到老家乔治亚州人口仅数百人的平原市,成立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投身公益,尤其专注於到世界各地调解纷争,做选举观察,致力於发展人权,在2002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每位美国总统都有其可爱及讨厌之处,然而大家公认,卡特是个特别可爱的人。甚至连见过全球无数国家领袖的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向来断人犀利,在他的政治回忆录《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2000)都说:「他是个好人,敬畏上帝的人,或许好到不应该来做个总统。」


这位「好到不应该来做总统」的卡特,尤其深得美国嬉皮世代的欢心。2020年9月,纪录片《吉米卡特:摇滚乐总统》(Jimmy Carter:Rock & Roll President)发行,对卡特礼赞有加,说是卡特的出现,终於让美国年轻人有了一位能够从他们眼光看世界的美国总统。当然,1970年代的「年轻人」现已垂垂老矣,纪录片中的乡村歌曲巨星威利尼尔森87岁、创作歌手兼诗人鲍布狄伦79岁、着名二重唱的保罗赛门79岁。他们藉着流行乐来重温越战后的岁月,美国当时还充满朝气,认为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至少一个美好的美国,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年轻人喜欢卡特,但他在1980年底的连任选举却败得十分凄惨,仅得到6州加上首都华盛顿特区,共49张选举人票,其中包括他老家乔治亚州的12张。而他的对手雷根赢得44州共489张选举人票。美国选民以选票告诉他,他们不喜欢卡特赞成堕胎、不喜欢卡特特赦那些越战逃兵,对他的人权外交也有很大疑问。


总之,大家认知卡特是个过渡型的总统。他出身农家,从海军官校毕业,主修物理学,服役7年便返乡从事花生农耕及销售,以此致富后做过一届众议员,然后是一任州长,就准备问鼎总统大位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当时正逢越战结束,水门案使尼克森总统在连任后不得不提前3年下台,因副总统安格纽涉及贪污辞职,尼克森指派的副总统福特继位。福特原承诺不选下一任,却违反诺言。美国民众受够了共和党执政的乌烟瘴气,正逢民主党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卡特角逐总统,民心思变,许多人就把票投给他了。


1976年总统选举中,卡特只是297票对240票胜选。就任后,他致力改善环保与教育,可是他的任期正好卡在1973、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中间,民间节能无方,经济欲振乏力,外交事件亦接踵而至,中东问题尤其棘手。伊朗绑架美国使馆人员救援失败、南韩美军减驻撤出三分之二、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的禁运措施等,以及突然宣布与中国建交、超前共和党在东亚的战略布局,使美国中产阶级觉得他好像「童子军治国」,遂在1980年选举出较为成熟稳健的雷根做总统。


卡特是童子军治国吗?

卡特说自己是农人,一点没错,不是选举宣传。他自幼跟着爸爸务农,田间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而且很早便学会理财,在高中已买下房子做分租赚取学费。他原可以留在本州就读不错的大学,然而他嗜读不倦,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认为做海军可以周游世界,才读了军校。从军的那7年,果真增长了他许多见闻,包括二战后服务的舰艇在青岛暂停,他亲眼看见国民党在青岛码头抓夫,留下非常恶劣的印象,甚至影响到他做总统后坚决与共产中国缔交。


1953年卡特父亲去世,由於此时他已经历过核子战舰出事的惊魂救援行动,不惜放弃日趋顺利、优渥的军旅生活,举家迁回平原市重建家业。他父亲去世时虽已致富,却由於财务管理不当,留下遗产甚少,他必须从头来过。


当时美国农业进入萧条期,起初卡特接连失败,甚至沦到必须申请居住补助,是唯一拿过政府居住补助的美国总统。但是不到几年,凭着不断吸取农业新知,卡特夫妇胼手胝足,居然建立起一个利润以百万元计的花生事业,在他做总统时交付信托。


必须强调的是,卡特从事花生事业的年代,乔治亚州是种族歧视很严重的州,他本人却因家教良好,自小和黑人农务工同寝同食,后来一有机会便为黑人发声,事业一度受到同乡抵制,也在所不惜。经过国内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美国黑人在1965年才开始有投票权,他不动声色的争取黑人选票,在众议员选举时还不明显,州长选举便看出真章了。他当选州长后不久,在州政府厅堂挂起黑人领袖金恩博士及其他两位乔治亚州黑人领袖的照片,白人选民才知道被小子耍了。


据说卡特在众议员任后与州长任前那4年空档(1967~1971),对宗教非常投入,日后他自认是「神的使者」,因此从政带有劝世行善的意味。他退休后写的30几本书中,有四分之一和宗教有关。

因为越战,美国国力大减,却又觉得热面孔贴冷屁股,最后草草结束越南战场(1955~1975),北越不算,南越便死了40万平民、30万军人,美国战死军人近6万人,30万人受伤(其中近半成为身障者)。卡特任内刚好越战方歇,美国外交政策如惊弓之鸟,为了提防苏联,急着拉拢中国。但是据李光耀回忆录,卡特的外交顾问告诉他,很难引起卡特对亚洲国家的兴趣。卡特真正有兴趣「解救」的是非洲,因为他认为最悲惨的地方应列为美国的外交优先区。

卡特是美国总统任内出访次数最多的一位,12次、25个国家,周游列国算是过足瘾了,但正事办了什麽?在他列为优先的非洲国家,他与英国对辛巴威解除禁运,使前3年美国的外交努力付诸流水。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他误信CIA的估计,以为苏联接下来会染指巴基斯坦,对中东石油的供应会有重大威胁,於是加强军援阿富汗反抗军。据统计,卡特与雷根共3任任内,军援等投入高达300亿美元,这些老百姓的纳税钱,反而间接促成回教国家的恐怖主义,直到现在还尾大不掉。

至於亚洲,卡特后来终於有兴趣了,他想到的中国,是那个他小时候每周捐5分钱帮助传教士盖医院及学校的中国,是那个青岛满码头流离的百姓在贱卖家当的中国,在他的正式回忆录《圆满的一生:卡特九十回想》(暂译,A Full Life:Reflections At Ninety,2015),云淡风轻的承认他很积极的派秘使去游说,甚至央求中国领袖邓小平跟美国建交,中国起先是拒绝的。卡特认为,当然是当时人口12亿的中共政权才足以代表中国,他判断中美建交是协助中国人与世界接轨、恢复人权的重要步骤。

中国在与苏联交恶后,有20年呈锁国状态,他们自认活得好好的,无须主动和哪个国家建交。可是卡特的秘使求呀求的,终於发生效果,中国与美国在1978年年底宣布建交。当然,依照尼克森在1972年出访中国见毛泽东之后的外交进度,卡特的坚持没有什麽错,然而比较支持台湾的共和党国会议员,在反应上还是有些措手不及,匆忙通过《台湾关系法》维持外交以外的台美关系,另外还在最高法院提出诉讼,主张卡特不能这样自己作主废除《中美共同防御条约》(Goldwater v. Carter)。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加上中美建交如虎添翼,国势一路上扬,直到目前与黄昏大镖客川普公开对决的局面。

我们认为美国对外政策有他们既定路线是没错,但无论如何,总统个人的性格特质仍会决定很多事情。因此,川普上任就和蔡总统电话聊天,国人额手称庆,以为是台美关系将突飞猛进,然而这说不定是和川普的怜香惜玉或好奇有关。就像李光耀常觉得奇怪,要改进台湾的国际地位,访美的康乃大学演讲是重要的,但为何李登辉总统老是要跟日本政府我兄你弟、不断访日呢?根本是画错重点嘛!他不晓得,李总统很好强,在国民党接收前他做了22年日本国民,对日本的心理依赖性还是很强的!


亲善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洲

卡特向来相信人可以勤而补拙。据记载,1976年他为何赢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初选,便是贵在勤快。他在初选前,已旅行80,000公里,行遍37州,给过200场次的演讲;本来没有人知道他,上电视节目还需要主持人介绍,大家才知道他当过州长,渐渐的,吉米卡特居然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卡特是风度最好的总统,雷根选赢他之后,他马上依据1963年的《总统交接法》(The Presidential Transition Act),步调清楚的做完所有交接。而根据他的传记,他任内也依照过去惯例,定期向前任尼克森、福特两位总统报告国政大要,这是他之后的美国总统们较难做到的。卡特并和福特建立起非常好的私交,福特病笃时嘱附卡特,希望卡特能为他的丧礼致主悼词,卡特一时答不上话,说:「好的。如果我的丧礼先发生,你也要为我致主悼词。」真是非常得体的回应。

因为卡特善於沟通,以及前总统的尊贵身份,他在1990年代之后常被柯林顿总统委托出面从事国际事务。至於他自己的卡特中心,更是把他的亲善足迹带到全球五大洲。他曾誓言不会像历任总统只是靠回忆录或演讲等大赚其钱而终老,的确做到了。而且,当柯林顿、欧巴马卸任后都住进百万美元的豪宅时,卡特夫妇至今仍住在平原市他自己於1962年起造的小木屋中。这栋房子现值17万美元。

《圆满的一生:卡特九十回想》中写到,邓小平总理在1979年1月到美国访问时,问他说:「卡特总统,你对中国人民帮助那麽多,是不是有什麽我可以为你做的事情?」卡特想了一下回答,讲起他小时候每周捐5分钱给浸信会在中国建医院及学校的事。1949年以后,中共政权不准传教士、圣经及崇拜仪式在中国出现,是不是可以考虑开放?老邓没接腔,想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和卡特说,传教士不能考虑,因为他们太会批判政府,至於圣经与崇拜仪式,是可以开放的。


就这样,卡特为中国的宗教自由开了路。

其实,不仅美国的总统们,全世界卸任的总统们都该学学卡特,努力为民主、人权开辟更多、更大的公共行动领域。「卸任」永远是比「就任」更大的挑战。

文章摘自:天下杂志「独立评论」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