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力发展国产芯片 清华教授这样忠告

时间:11/11/2020 00:00 浏览: 11696



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面对美国技术围堵封锁,中国领先核心技术自力更生,尤其是力推国产芯片(又称芯片)发展。不过,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日前指出,中国半导体火热的有点过头,认为不能用代替思维作为主旋律,而是应该开放,合作。

根据新浪财经转载报导,魏少军上周出席峰会期间,提到中国半导体火热的有点过头,有点不像话,要防止极端主义和封闭思想,不能用代替思维作为发展的主旋律,主旋律应该是开放,合作。

他表示,从进口数据发现,过去5年中国的中低端产品整体替代比较强。

在目前国际关系及新冠状肺炎疫情下,半导体行业有可能也有突破,魏少军表示,在重压情况下需要冷静,「我们有太多的压力要释放,但我们今天的做法是否做对了?中国已经纳入全球技术体系,不能走回头路。有人关注我们要另搞一套,我认为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中国的光伏面板,高铁,数字支付,智能手机,云服务,机器人等的内部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50%,如果要发展技术,就需要逐步。魏少军称,除了半导体,其他行业也需要走向国际,专家在竞争下,脱钩是损失人不利己。

魏少军又认为,中国要成为半导体行业领袖,还需要很持久,并且要防止极端主义和封闭发展的错误思想,突出发展要开放。

“我希望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的主旋律开放合作不要改,而不是国产替代思维。中美半导体产业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发展,”他说,希望全球半导体回到世界半导体干预的框架当中来协调和发展,政府不要做对产业有影响,特别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事。

他建议,重新审视半导体产业5大板块,分别是设计,制造,封测,装配,材料。他指出,目前在5大板块资源的替代不平衡,未来应该特别注意平衡发展。现时设计板块稍微超前,材料板块相对弱一些,但并没有那麽可怕。

指出芯片项目烂尾时,魏少军表示,要遵守产业发展规律,要克服急功近利冒进式的发展,虚心向美国半导体学习,扩大扩展。的先机,代表全球上半年半导体市场的增长100%都是由中国市场贡献。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增长,产值增长近1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2%,远高於全球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继续维持两位数成长,全年销售达到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

具体到集成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各个环节销售额均超过2000亿元,芯片设计业增速最快,从2004年的84.5亿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3063.5亿元,增幅高达36.2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也达到27.04%。

我国的芯片设计成为设计、制造、封测三业中唯一15年增长率都为正值的环节,已经成为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火车头,并且超越台湾成为全球第二大设计业聚集地,占全球集成电路设计的比重由2004年的3.56%提升到了2019年的42.99%。

芯片制造业销售额从2004年的180.5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2149.1亿元,增幅达11.9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96%。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指导下以及大基金的强力拉动下,中国集成电路制造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2014年以来,制造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72 %,为三业中最高。

封装测试业起点较高,从2004年的280.3亿元增加到2349.7亿元,增长8.4倍,是三者中最低,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23%。虽然国内集成电路封测业的总体规模被设计业��越,但封测企业的技术水平显着提升。

魏少军在全球CEO峰会上演讲时表示:“封测业曾经长期占领我们集成电路产业绝大部分的份额,但现在它的比例在下降,而且增速也不高,这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不足,值得关注。”

国内的半导体装备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感不强,在外资冲击下,在生存的边缘上苦苦挣扎。直到2008年启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装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才促进了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2008-2019年10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37%。

半导体材料产业近些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2005-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

整体而言,国内的芯片呈现出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情况。根据WSTS & CSIA-Fabless的数据,国产芯片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从2013年的4.3%增长到了2019年的10.3%。对比来看,国产新片产品在本地市场的占比2013年到2019年,比例从14.9%提升到29.5,产值也从2013年的131.5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425.9亿美元。

--中国高端芯片依赖度很高,技术脱钩损人不利己

虽然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计算机系统、通用电子系统、通信装备、存储设备、显示及视频系统中的核心芯片,国产芯片的市场占有率许多都低於0.5%,只有少数芯片的市场占有率能超过20%。

中国对高端芯片的依赖程度从集成电路的进口额也能直观体现。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14-2019年,进口集成电路价值从2177.2亿美元增长到3064.3亿美元,增长了40.7%。其中,进口微处理器/控制器5年间增加了385.5亿美元,2019年达到1437.7亿美元,增长比例为36.6%。进口存储器从2014年的542.8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947.0亿美元,增加了404.2亿美元,增长比例为74.5%。

放大器类芯片进口从 2014 年的 90 亿美元增长到 2019 年 97.0 亿美元,增加了 7.0 亿美元,增长比例为 7.8%;其它芯片五年间增加了 90.4 亿美元,增长比例为 18.4%。

魏少军指出,从进口数据就可以看出,过去五年我们的中低端产品整体替代比较强。但高端微处理器和存储器差距还比较大,进口增长比例非常大。

当下的国际关系以及疫情给全球半导体行业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市场研究机构纷纷预测半导体市场可能下降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有机遇,也有困境,特别是在重压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一种冷静的心态,我想说的是人间正道是沧桑”魏少军进一步表示,“我们有太多的压力要释放,但我们今天的做法是否做对了?中国已经融入全球技术体系,不能走回头路。有人呼吁我们要另搞一套,我认为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国内的光伏面板、高铁、数字支付、智能手机、云服务、机器人等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 50%,如果要发展技术,就需要全球化。魏少军认为:“除了半导体,其他行业也需要走向国际。全球化下,脱钩是损人不利己。”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统计,2018 年美国公司出口到中国的集成电路产品价值超过 800 亿美元。而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估计,美国企业销售到中国的集成电路产品价值应该接近或超过 1000 亿美元。美国半导体巨头公司有 5 家的在中国的销售收入都占到其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另外,根据波士顿谘询公司(BCG)2020 年的研究,中美技术脱钩对美国半导体领导地位的负面影响极大,短期看可能会让韩国领先,长期看对中国更有利。

--国产芯片替代不应成为主旋律

魏少军认为,中国要成为半导体行业的领袖还需要很长时间,并且要防止极端主义和封闭发展的错误思想,中国的发展要开放。

“我希望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的主旋律开放合作不要改,而不是国产替代思维。中美半导体产业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发展。”魏少军说:“我们希望整个全球半导体还是回到世界半导体理事会的框架当中来协调和发展,政府不要做对产业有影响,特别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事。”

他建议,我们应重新审视半导体产业的五大板块:设计、制造、封测、装配、材料。这五大板块在资源上的投入是不平衡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特别注意五个领域的平衡发展。目前看设计板块稍微超前,材料板块相对弱一些,但并没有那麽可怕。

一位材料专家曾说,光刻胶这样的化工产品有许多配方,关键是配方要一个个去试,只要花时间、人力和投入资源,是可以做出来的,并非无法克服。

另外,关於产业模式的问题,魏少军也表示,“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不愿谈IDM 模式,认为代工和设计模式最好,现在像存储器这样的IDM 产业也在往前推进,我们也不要轻易否定某一种模式。”

魏少军最后谈到芯片项目烂尾时,他表示:“我们还是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要克服急功近利冒进式的发展,虚心向美国半导体学习,加大投入。中国率先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这是我们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先机,全球上半年半导体市场的增长100% 都是由中国市场贡献,这一点千万不能忘记。

文章摘自:华尔街文摘
作者: 魏少军--清华教授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