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0/21/2020 00:00
浏览: 13504
金融时报(FT)报导,从亚洲到美国的海运价格在过去一个月飙涨,因为美国企业想在年终购物季来临之前补足枯竭的库存,并为冬季疫情恶化预做准备。
根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亚洲到美国西岸的长期费率上周末劲扬12.7%。在此之前,10月1日跳涨了37.2%,增幅是2015年以来最大。现在长期运价比2019年同一天高出63.4%。到美国东岸的费率则比去年同期高25%。
Jefferies分析师柯斯腾斯说,运价大涨是由美国对许多亚洲制产品的强求需求所带动,美企目前的库存是1990年以来最低,主因是今年稍早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供应链。
他说:「在春季,中国大陆的生产几乎全面停摆,而从那时起,美国的需求持续增强,尤其是电子商务。」
中国大陆第3季国内生产毛额(GDP)较一年前成长4.9%,而在过去四个月里,大陆的出口每个月都在增加,上个月成长10%,是2020年的最大增幅。
尽管运往美国东西岸的长期船运费率在最近几周大涨,但仍远远落后即期运费,中国大陆政府9月已与大型海运业者开会,要求业者保持价格稳定。
惟恐可能违反竞争标准,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警告说,「已加强对市场、个别船运业者,以及三大全球船运联盟的监督,以因应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异常情况和挑战」。
在刚爆发疫情的前几个月,因世界各国纷纷关闭边界且全球贸易放缓,货柜轮业者曾积极砍仓。随着各国放松封锁,对商品的需求回升,致使闲置的船只数量从5月占全球船队约12%降至现在的仅约2%。
然而,供给的增加仍然赶不上需求的成长,意味着即使重新启用船只,市场对船舱空间的竞争仍很激烈。
运往欧洲的费率也在逐渐增加,但涨幅不及跨太平洋航线;此外,从中国大陆到澳洲和巴西的船运费用也在上涨。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