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4/17/2020 00:00
浏览: 4928
全球疫情高烧不退,电视新闻跑马灯出包、记者会提问被网民围剿,如何看待疫病下的媒体政治?崔西里根(Trish Regan)的故事,或许有解答。
崔西里根是福斯财经台八点档主播,在保守派挂帅的媒体公司里,靠着两次独家专访川普窜红。去年5月,她跟紧贸易战节奏,严厉批评中国盗取智慧财产,与中国官方电视网CGTN主播刘欣在社群平台互呛、下战帖,随后连线直播对辩,美中主播公开对决,彷佛一场残酷擂台实境秀,里根人气更上层楼。
今年3月9日,她惹上麻烦。当时疫情已袭击美国,东西岸各州宣布紧急状态,国会火速通过钜额抗疫预算,媒体高度关注白宫政策措施。然而,里根播报时,将焦点转至政治阴谋论:「仇恨正在沸腾,自由派媒体中,许多人利用病毒来妖魔化总统,尝试摧毁他。这是对总统再一次弹劾的企图……。」
更糟的是,电视萤幕标题打出「冠状病毒弹劾骗局」(Coronavirus Impeachment Scam)。
快速升温的确诊警报、医疗资源的短缺窘状,让福斯新闻不断涌入抗议,3月13日,福斯停播里根的节目,改为一般新闻时段,说词是「因应疫情报导需要」;3月27日,福斯宣布与里根「分道扬镳」,那是「开除」的委婉说法。
一说是,福斯新闻为了保住旗下老牌男主播,刻意拿资历及收视率较低的里根开刀,以平息外界怒气。例如,台内王牌之一汉尼提(Sean Hannity),多次在节目发表类似言论,不但毫发无伤,也不曾坐冷板凳。
你可以说,里根是无辜的,她只是迎合台内高层政治偏好,迎合主要观众群,迎合刺激收视率及广告的商业逻辑;你也可以说,里根并不无辜,她不但未反抗媒体组织的利益结构,反而将同一套政治斗争逻辑,放进所有报导框架里,即使是事关人命价值的疫病新闻。
戴上政治眼镜的主播,只能看见政治,其他议题都是「假议题」
无论里根或汉尼提,都展现当代商业媒体的要命缺陷:当新闻党派化,当主播戴上政治眼镜,最后,他们只看见政治,其他议题都是「假议题」。日积月累,政治口水被娱乐化、脱口秀化,连带影响观看者认知,当疫情冲击来临,各怀私心的报导立场,间接造成人为防疫缺口。
你怎麽看待疫情,可能是你看的媒体造成的
3月中,《经济学人》与YouGov的调查指出,主要收视CNN 或MSNBC新闻的观众,担心病毒疫情的比例为71%到74%,而福斯新闻收视群忧心疫情的比例只有38%。另一份调查交叉分析,同样政治倾向共和党的受访者中,习惯收视福斯新闻的民众,与不看福斯新闻的样本相较,普遍「认为疫情被夸大,也更不愿意在家隔离」,差距约达2成。
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虽已疲弱,但针对特定族群,仍具强力说服效果。不只这两份调查,皮尤媒体研究中心(Pew Media Research Center)4月初发布的报告数据,也支持福斯新闻的报导不但形塑政治态度,连带影响民众面对疫情的认知与行为。
正因如此,74位传播学者与记者连署公开信,指控福斯新闻散布假资讯,提供错误防疫建议及未经测试的偏方,不但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连带误导总统的疫情判断(川普是福斯新闻死忠观众),因而呼吁老板梅铎家族重视媒体责任。
事实上,福斯新闻内部已开始忧心,民众若误信他们的报导而染病身亡,家属有可能提起集体诉讼,因此组成律师团待命。讽刺的是,当里根与汉尼提在萤光幕���宣称「疫情被夸大」,该台执行长2月底早就下令,在办公室内装设洗手液消毒器,并取消大型广告销售会议。
福斯是「新闻党派化」的标准教材,当然,不只保守派媒体,长期以来,自由派媒体形塑「逢川必反」的严厉印象,加上川普本人态度,形成一种负面循环,连带延伸到疫情议题上。3月20日,NBC记者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质疑川普放话有特效药,是否给美国民众一种「虚假的希望」,气氛闹僵后,记者最后询问总统,对於陷入恐慌的民众,想说些什麽?川普直接回呛,「我会说,你是个烂记者。」
「逢X必挺」与「逢X必反」的危机
记者可以质疑政治人物吗?当然可以,那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但必须基於公众利益,而不是组织立场偏好。记者个人可以有政治立场吗?也可以,但执行专业任务时,不应将个人好恶放在职业伦理之上,不应预设立场,或刻意扭曲,或诱导式发问,或制造冲突凸显主观臆测。
最好的新闻,经常在锲而不舍追问下,才会浮现答案,前提是必须做足功课、提供合理动机、问题简洁而精确、避免刻意操弄情绪,日前,香港电台记者唐若韫访问WHO官员艾沃德(Bruce Aylward),凸显国际组织对台湾的政治偏见,就是最好例子。
相反的,媒体与政治人物一旦从「对等」走向「对立」,相互刺激下,经常各自呼唤看台上的支持者,冲进场内打群架。无论川普利用推特羞辱媒体,或台湾政院幕僚在媒体群组埋伏带风向,都是自恃人气推升冲突,让意见市场尖锐化,碰上攸关人命的防疫议题,公众沟通益添无形障碍。
美国近年社会分裂加剧、冰火不容,媒体立场两极化难辞其咎。
元月底,皮尤媒体研究中心发布另一份调查,美国电视新闻的政治版图,大致划分成「福斯」与「CNN+NBC」两大阵营,双方楚河汉界,各据山头,分别与共和、民主两党选民高度重叠,而且,自由派选民不信任福斯,保守派选民不信任CNN,认为对方的新闻报导都是一种党派斗争。
结果是致命性的:传播媒体打造巨大同温层,言论越激烈、收视率就越高;收视率越高、主播与名嘴就越红,越能攫取黄金时段及话语权力,最终,阻绝两边选民讯息互通,破坏社会沟通的对话基础。更糟的是,失去观点平衡的群众,就像失去病毒抗体,更容易误信各种夸大、扭曲的网路假资讯。
这也是科技演进的连带效果,当数位媒体快速茁壮,传统媒体为了挣扎求生,煽色新闻是不败捷径,「政治则是另一种娱乐八卦」;生存竞赛加剧了党派化,无论出自老板的政治利益,或出自收视点阅的市场考量,小媒体挣扎,大媒体堕落,最终导致社会分裂,摧毁专业信任。
对於媒体角色,当代社会常出现一种两难矛盾,一方面担忧,新闻媒体变成政治打手,沦为党派或政治人物的附庸;一方面又质疑媒体「假中立」,时左时右,像是墙头草。
这种矛盾,来自坚守中立地带的艰难,以及媒体社会信任的低迷。新闻这一行,充满了选边站的诱惑,立场越强烈,必定吸引更多死忠粉丝,也换来特定政治人物锺爱垂青,换来主管赞许与升迁机会,代价是「逢X必挺」或「逢X必反」,最终,事实证据蒙上尘灰,让位给盲从激情,让位给仇恨政治,这正是崔西里根的悲剧。
病毒不认立场,新闻媒体应当也是
疫病下的媒体,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纽约时报》总编辑班奎(Dean Baquet)建议随时自我提醒:「我们都活在自己报导的新闻里」。换言之,多一些同理悲悯,多一些谦卑克制,多去想想身边担忧恐慌的脸孔;少一些政治动机,少去考虑媒体立场及老板偏好,少去计较能争取多少收视点阅、多少曝光版面时段,不要加入任何政治啦啦队,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另一个指标是,疫情爆发后,爱德曼公关集团针对10个国家、10,000名民众进行调查,受访者最信任的消息来源,第一名是科学专业人士(83%)、第三名是疾管局官员;最后一名是新闻记者(43%)、倒数第三名是政府官僚。同一份调查里,85%受访者希望多让科学专业人士讲话,政治人物尽量闭嘴。
这些数字用力提醒我们:在全球公卫危机的世纪疫病里,病毒不认立场、不分党派,只讲科学与证据,新闻媒体应当也是。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