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个人工智慧面试法案在伊州开始实施

时间:01/14/2020 00:00 浏览: 4282



随着 AI 技术逐渐发展,民衆及企业对 AI 的了解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企业尝试让 AI 参与公司决策,比如徵才。AI 演算法可做的事很多,包括徵才广告推广、简历筛选,乃至在影像面试分析面试者的脸部表情。

不过这整个过程对面试者来说都不透明,被演算法评价的一方并不知道系统如何分类、评分、排序。除了面试者不知情,演算法是否引入额外偏见、让面试过程不公平也有疑问。美国伊利诺伊州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的‘人工智慧影像面试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deo Interview Act),就打算开始插手这过程。

法案是美国所有州里首次实施的此类法案。法案目标是让面试者对这些基於 AI 面试工具的运转情况有更多了解。具体来说这法案有 3 项基本要求:

1。如果企业使用 AI 工具评价面试者和某个职位的匹配程度,那麽企业必须明确告知面试者。

2。企业还需要向面试者解释这些 AI 工具如何执行,以及这些工具会把哪些常见性格特点当作评判依据。

3。要保护面试者的隐私,只有具足够专业知识或技术知识的人,才可以在面试后回看面试录影,且如果面试者提出要求,那麽企业必须在提出要求的一个月内删除面试者的所有影像。

这项法案看起来是积极一步,但实际上,这个法案针对的 AI 种类非常有限,且也没有对企业如何使用 AI 提出任何要求,很难说法案实施能发挥多大程度的实际作用。

关注科技运用与人权之争的非营利组织 Upturn 高层 Aaron Rieke 对媒体表示:‘对整个徵才流程来说,这能发挥的作用很小。’法案谈到用来分析影像的 AI 工具,但评价面试者的 AI 工具远不止和影像分析相关的那些。且法案也无法确保当你要求不让 AI 工具评价你,企业是否还会公正考虑你是否符合职位。‘所以,如果你要求法案赋予的权利,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可能完全不再被企业考虑,这法案就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了。’除此之外,企业对 AI 工具的解释也可能是广泛、高度抽象,并不能帮助面试者理解。

© 2020, 免责声明:* 文章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们 info@kylingate.com * 读者评论仅代表其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摘自:美国商业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