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华人工商电话簿》全面发行! 免费领取 + 商家入驻 + AI行销升级

【健康】鱼体内毒素激增 恐影响宝宝神经系统

时间:08/09/2019 浏览: 9514


英国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七日发表最新研究指出,气候变迁及过度捕捞正导致鱼类体内的有毒「甲基汞」(methylmercury)含量增加,包括鳕鱼及黑鲔鱼等。妇女怀孕期间食用含汞量高鱼类,可能导致宝宝患上神经系统疾病。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分析取自缅因湾的三十年生态系统资料,包括大西洋鳕鱼(Atlantic cod)及白斑角鲨(spiny dogfish)两种海洋掠食者的胃部内含物分析,研究期间为一九七○至二○○○年代,并且分析自一九六九年起,大西洋黑鲔鱼(Atlantic bluefin tuna)体内甲基汞累积情形。


研究发现,与二○○○年代相比,在一九七○年代大西洋鳕鱼体内甲基汞浓度少了六%至二十%,白斑角鲨则高出三十三%至六十一%。这个原因是一九七○年代鲱鱼遭到滥捕,在失去食物的情况下,大西洋鳕鱼转吃甲基汞含量少的小鱼,白斑角鲨则改吃乌贼等甲基汞含量高的头足类生物。当鲱鱼数量在二○○○年代后恢复正常,大西洋鳕鱼与白斑角鲨随着主要食物的改变,体内甲基汞含量又分别升高与下降。在同一期间,大西洋黑鲔鱼甲基汞含量则增多二十七%。


研究人员利用电脑模型预测,相较于二○○○年的海水温度,现今海水温度若增加摄氏一度,再加上减少二十%人为汞排放,将导致大西洋鳕鱼体内甲基汞浓度增加十% ,白斑角鲨增多二十%。若海温不变,汞排放减少二十%,大西洋鳕鱼与白斑角鲨体内甲基汞浓度都会减少二十%。


甲基汞会伤害大脑及神经系统,研究共同作者桑德兰(Elsie Sunderland)表示,甲基汞在妇女怀胎三个月时特别有害,因为胎儿脑部处于最快速发展状态。长期以来,怀孕妇女被建议避免食用含汞量高的旗鱼及鲨鱼。美国政府原本建议,富含蛋白质的鳕鱼可帮助儿童发展。桑德兰指出,小型鱼类由于海水温度上升需要更多能量,所以摄取更多含有甲基汞的猎物。


来源:华人今日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