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2/05/2019
浏览: 11372
打开手机,报章,杂志,电脑等媒体,你会发现洛杉矶华人社区人寿保险业界充满了“最专业","最有经验","业界第一"人寿保险从业员。保险经纪公司方面就更加厉害。"全美第一","最具规模"属等闲之辈,有部分更加会标榜其公司业务遍布七大洲五大洋,公司在全美几十个洲都有分公司或联络办事处,有几千名专业经纪,有一些更加说公司常驻律师,会计师,精算师,总之你要什麽"师",有什麽"师",为客户服务。
近年,华人社区人寿保险业界更出现不少新贵,有些公司其中文名字甚至让人产生联想,以为公司股东就是保单持有人,俨如美国传统大型人寿保险公司。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之际,人寿保险经纪公司为了争取客户和知名度纷纷各出奇谋,花巨额舖天盖地宣传已属等闲事,有时候为了"出位",不得不在宣传上再花心思,吸引眼球。
"10万投入20万回报","投10万送2万","开户20万,先送3万","多存多送","保证回报率10%","保证保本"等等,总之语不惊人誓不休。
作为普罗大众,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人寿保险经纪公司呢? 声称"全美最大","最具规模"的公司是否就代表一定是"好"公司呢? 又或者他们是否真正全美最大最具规模呢? 声称保证的产品是否一定保证呢? 作者在执笔之前,曾经多次致电加州保险局,询问有关保险商品说明条例,特别是用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来作宣传时,到底有没有相关监管条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合约条文最后以英语为准",保险局并没有为个别族裔定下任何文字准则。
直接来说,所有用英语以外写成的条文及宣传字句是没有监管的。如果有人因为看了相关不受保险局监管及用非英语写成的宣传而作出了购买决定并且最后发现货不对板,要追讨起来,绝非易事。 (待续)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