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有许多民众长期处在高压高紧张的情绪中,自律神经失调的情况下也会造成肠胃蠕动功能失常,产生腹泻状况。健检中心院长杨培镇表示,肠躁症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性障碍,在医生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如感染发炎后,且肠道生理结构、机能正常,才会确定成肠躁症。
你有这样的困扰吗?,每逢上班日,吃完早餐没过多久,肚子就会疯狂绞痛,排出不成形、稀稀碎碎的便便;神奇的是,当假日窝在家,反倒不见跑厕所的毛病,甚至能排出完整的便便,这到底是怎麽回事啊?有没有发现,拉肚子的时候,总是在「上班日」,遇到「休假日」肠道就恢复正常?这很明显是受到「压力」的影响,
这是典型的「肠道功能障碍」,在医学上被诊断为「肠躁症」,通常每5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身受其害。只是,为什麽「压力」一来,肠子就会开始闹情绪,出现难受的腹泻问题呢?这是因为「自律神经」所引起的!
打个比方来说,自律神经就像是个跷跷板,一边是交感神经,处理着「紧张情绪」;另一边是副交感神经,掌管着「放松情绪」。在正常的情况下,自律神经能让交感、副交感达到平衡状态,藉此能让我们的情绪、身体、血液循环、大肠的收缩等功能,都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但~若是长期承受着「压力过重」、「起伏不定」的紧张情绪,就很容易使得自律神经的跷跷板失衡(如下图),导致「交感神经」异常亢奋。
交感神经过度亢奋,会使得身体持续处在「警戒」状态,打乱了自律神经原有的平衡。长期下来,会引起身体的误会,纷纷指挥血液集中供给心、脑、肌肉、肠胃等重要器官,全身一直处在紧绷、血流集中的情况之下,久而久之就会引发一系列肠胃异常。
为了杜绝「逢上班日即腹泻,假日则不药而癒」,肠胃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先稳定「自律神经」,处理好情绪!大肠的顺利运作与否,和内分泌、大脑的系统协调有关,彼此密不可分的合作,才能远离肠躁的情况。
想挥别情绪所引起的肠道问题,稳定「自律神经」是当务之急。但这不是一蹴可几的工作,必须搭配良好的生活作息、清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一步步才能让「自律神经」回稳,慢慢告别大肠功能障碍,找回健康的身体。
一、良好的生活作息
要稳定情绪最显着的办法就是「早睡早起」,虽说是老生常谈,但许多人仍是无法确实做到。建议晚上10点半就先上床睡觉,在晚上11点前进入深沉睡眠,一天睡满8小时,有助於自律神经保持在最佳平衡。
二、细嚼慢咽,外加五大「舒压食物」
维生素B群、钙、镁、维生素C、色胺酸(坚果)
三、避免五大升压食物
油腻食物、高盐分饮食、含咖啡因饮品、刺激性食物、甜食
四、稳定情绪靠运动
「压力」是引发肠躁的催化剂,想释放体内的压力,运动就是最好的出口!运动时体内会分泌「脑内啡 (endorphin)」,能帮助体内制造「快乐」的元素,令人感觉放松、愉悦,这能有助於提高「副交感神经」,藉此稳定亢奋的「交感神经」,改善自律神经失调的问题。
书田诊所肠胃肝胆科主任王志堂表示,肠躁症患只是大肠过度敏感,当接受到食物及压力等刺激时反应过度,连带大肠、小肠及胃都会���现症状;使得肠道肌肉痉挛,通常之前就曾出现类似腹泻或便秘症状,在生活作息骤变或是感受压力的时候,这些曾经出现过的症状就会再次出现,有的人会出现腹痛,感觉饱胀感,有的人甚至还会腹泻、便秘等;在焦虑症及忧郁症患者身上更为常见。
杨院长表示,肠躁症心理层面的影响才是主因,降低身心压力及调整饮食是首要之急,适时放轻松、多运动、饮食细嚼慢咽、避免乳制品油腻或咖啡因等刺激性饮食、增摄蔬果高纤食物,都能让肠道维持规律且放松状态。
文章摘自:
https://tw.mobi.yahoo.com/health/
https://www.warmthings.com.tw/blog-post/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