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海外大学录取选校时节,许多留学生和家长都在爲越洋缴学费问题“烧脑”。兑换外币、电汇缴费,或是亲自到学校刷卡等一系列繁琐手续,费时费劲还费手续费。电子支付时代,许多留学生选择了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这些平台是否真如网民“安利”的那样省钱又便捷?资金安全如何保证?
去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图爲福州家长和学生向留学机构了解出国留学有关事项。(中新社资料图)
正值“offer丰收季”,许多学生已拿到海外院校录取通知书,即将踏上留学征程。由于大额资金跨境转账、人民币汇率波动等问题,很多家长对于给孩子缴费过程的繁琐都深有体会。
出国留学学费怎麽缴?烦心事不少
新华社报道,传统的缴费方式是去银行电汇或者到学校刷信用卡。据留学生刘悦介绍,如果刷信用卡,速度很快,基本即时到账,但有些银行的手续费高达2.5%。“电汇手续费低一些,以某国有银行爲例,收费标准一般爲汇款额的千分之一,最低50元(人民币,下同)、最高260元,再加150元的电报费。汇一笔学费,费用在人民币200元到410元之间。”
银行电汇比信用卡便宜不少,但也有诸多不便。“电汇必须汇到境外账户上,要填写英文电汇单。毕竟不是母语,如果填错字母或者忘写学校要求的汇款附言,就会导致校方收不到款项或者辨认不出款项的来源无法入账。
另外,传统的电汇路径不负责查账,难以跟踪资金状态。银行汇款还受到换汇额度限制。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人每年结汇金额爲5万美元,超过该额度需要重新向外汇局递交申请。学生每年学费要4到6万美元,加上生活费很容易超限。
第三方缴费平台兴起 安全引争议
今年以来flywire、易思汇、peertransfer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以低额的手续费和便利性吸引了不少学生和家长,支持银联、支付宝,可以人民币一键付款。以易思汇爲例,官网显示手续费“低至80元,最高200元封顶”。但不少家长也在怀疑,这些平台安全吗?正规吗?
据留学机构学畅留学介绍,这种第三方平台缴费的形式,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的衆多学校使用已经比较普遍。一些学校直接和flywire签约,学生向学校支付学费的时候,学校网站会自动跳转到flywire页面。在学生没有境外卡的情况下,可绑定支付宝付费,手续费由平台向学校收取。也有家长质疑有些机构仍属初创公司,2016年刚完成Pre-A轮融资,“把动辄几十万元学费交由平台代爲支付,可靠吗?”
上海某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类跨境支付平台确实给留学生带去了便利,汇款、到账时间短,且易于对账。这些平台进入市场初期,会以手续费让利、缴费返利等方式吸引用户,但是占领市场后是否能够真低价,主要取决于商业化进程和市场情况。至于跨境支付平台的合法合规性,该人士表示,目前海外支付平台如果在中国境内开展业务,必须和商业银行或持牌支付机构合作,资金的托管由银行完成,才能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跨境支付安全性还需长个心眼
第三方支付平台近两年的兴起,与中国逐渐放开了跨境支付有关系。截至2017年底,拥有跨境支付资格的平台数量达到30家。
由于学费的消费频次较低,很多机构也在考虑进军除了学费之外的其他跨境支付领域。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领域不断扩宽,另一方面,未来或将出现更多的支付平台。中国正规支付机构在与境外平台合作前,会做严格入网审核,以降低资金风险。如果扣款方是境内的支付机构,在风险发生时,也便于向境内的支付机构寻求帮助。
某支付行业内部人士也表示,经过充分竞争之后,随着各国监管政策出台,以及企业联盟与行业协会自律制度的出台,行业门槛会逐步增加,未来个人跨境支付业务可能会集中到少数平台。
去年中国出国留学、回国人数双增长
中新社报道,中国教育部3月30日发布消息称,2017年度,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回国服务规模双增长。
去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
同年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11.19%,达到48.09万人。其中获得硕博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后出站人员达到22.74万人,同比增长14.9%。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目的地仍相对集中,多数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求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爲新的增长点。2017年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人数爲6.61万人,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国家公派3679人,涉及3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据统计,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19.49万人,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梳理从1978年到2017年底中国出国留学相关数据,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共计313.2万名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
(出处:侨报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