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调显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招生人员会查看申请学生的社交媒体帐户,寻找是否有不当的言行或是为他们加分的地方、以及用来核实学生信息和增进对他们的了解。专家提醒学生们要注意内容隐私和过滤设置权,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利用平台多展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增加印象分。
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网站,「柯普兰测试准备」(Kaplan Test Prep)近期一份对全美超过350学院招生办公人员的民调显示,有35%的人员表示他们有查看过申请者的社交媒体帐户以增进更多了解,例如脸书、推特和Instagram,比去年民调稍低5%。
在查看过学生社交媒体帐户的招生人员中,有47%表示有正面影响到他们对申请者的看法,有42%表示起到负面影响,比如挥舞武器的图片或是令人质疑的用语,这些因素都可能阻碍他们的录取决定。还有25%的人表示会经常查看,该比率比去年增加11%。 今日美国报(USA Today)网站指出,该民调还显示,引起招生人员去查看申请者社交媒体帐户的原因通常有这五个:申请者有特别的天赋,比如在申请中提到喜欢诗歌或是音乐,促使招生人员想了解更多;申请者提到有获得一些奖项,招生人员想要核实;申请者曾有过犯罪或记过纪录;申请者有申请奖学金,招生人员要确保申请者符合资格;还有则是有接到匿名的信息指出学生有不当行为,招生人员需要核查。
对於招生人员查看自己的社交媒体帐户,学生们又是什麽态度呢?根据Kaplan在2014年的对超过500名高中生的民调,有58%的学生认为是公平的,还有35%的甚至表示如果招生人员真的有查看,认为反而会增加他们被录取的机会。
学校查看申请者的动机还有哪些呢?根据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网站,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的想法,家长寇妮格(Christine Badowski Koenig)亲自对芝加哥方圆150里以内的144所大学和学院进行了民调,包括名列该地区前十的院校,其中有43所学校进行了回覆。在参与民调的学校中,有67%的学校承认会用谷歌(google)搜索学生资料,还有86%的学校会去查看学生的社交媒体帐户,因为学校也想保护自己的学校和名声,不想招到不好的学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声誉和品牌。很多大学也没有明文规定该如何查看学生的社交媒体,许多招生人员也是根据直觉和随机抽查的方法来进行查看。
不过社交媒体也不全带给学生的是负面影响,也可能在大学申请之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柯普兰测试准备」的研究执行主任艾尔菲尔(Yariv Alpher)就列举了一个例子,指出招生人员发现一名学生在推特帐户上有组织关於「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人及变性人」(LGBTQ)权益的讨论会,但这些并未在申请中提及,反而为该学生起到加分作用。虽然从整体说,在校和考试成绩、推荐信和课外活动还是招生人员最为看重的,但是社交媒体平台也可以让招生人员对申请学生多一层了解。
向学生提供社交媒体教育的业内人士卡兹曼(Alan Katzman)还指出,在他们曾帮助过建立LinkedIn帐户的学生中,有80%的大学工作人员曾访问过这些学生的网页;另外他还发现有些大学在举行当地学生申请面试时,会请到之前大学的毕业生和校友,这些人一般大多都会在面试前通过社交媒体来查看和了解面试者的背景。
该网站还建议,有时学生们也可主动在申请中加入他们社交媒体网站的链接,比如平台上的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如果不想让申请人员看到自己的帐户,可设置访问权限;学生们需要了解,学校也希望学生们有健康的社交生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所以社交媒体上一些关於平常生活和朋友的分享并没有问题,但要注意的是那些不当行为和言语,比如喝酒、过於性感、充满恶意、粗鲁和负面的话语;学生还要小心的是,有些大学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主动联络学生,如果回覆则意味着对方可以看到自己的帐户,所以最好在回覆前先检查和过滤一下帐户内容。
(出处:http://www.worldjournal.com/494107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