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起,海外资产配置将开始面临更加严格的披露管控,全球追税网络愈撒愈大,一起先来回顾下:
2014年,美国海外资产申报条款FATCA,又称「肥咖条款」生效,要求全球金融机构向美国国税局通报美国居民的海外金融账户。另很多在海外有资产的美籍华人备受困扰。
同年6月,肥咖条款也推动中美达成政府间双边资讯互惠协议,意味着如果中国居民在美国有金融资产,也会被相应的披露给中国税务机构,美国也不再是隐蔽资产的安全港了。
同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发布《全球金融账户资讯自动交换标准》来打击跨境逃税、洗钱,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也是其中一项,即「共同申报准则」。可以理解为美国肥咖条款的全球升级版。
2017年1月,中国正式啓动CRS,开始逐步识别非居民帐户,进行高、低净值帐户调查。
目前,全球共101个国家地区承诺实施CRS,第一批50个国家将与2017年首次交换金融账户资讯,包括百慕大、开曼群岛、瑞士、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天堂。
2018年,第二批50个国家将开始交换资讯,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香港也不再是隐蔽资产的税务乐土了!
针对中国大陆居民,7月1日起每人每天换购限额5万人民币(约7300美元),一日等值1万美元的外汇就需要申报,每人每年5万美元购汇额度为变。
全球追税网络下,所有个人或企业,只要在海外有金融资产 ,比如境外账户投资、高额人寿保险、家族信托,或者海外有壳公司投资,都将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房地产并不属於需要披露的金融资产。
资产规划和保护专家特别强调,在愈趋严格的全球追税网下,您的全球资产配置亟待检视和调整。
华兴保险寿险规划师提醒,相对于此前非常火热的香港寿险市场,美国寿险实有更大优势,尤其对於在美国有地产投资、子女教育投资的人群。
1. 保费便宜
根据统计,在美国、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购买同样保障的保险,美国的保费是中国大陆的1/5,香港的1/3,台湾的1/2。为了获得相同的保障金额,当然是在美国买比较划算了。而且,美国寿险市场历史悠久、制度完善、保证信誉,几乎没有拖延理赔或拒赔纠纷的。
2. 生前福利,活着就用得到
美国人寿保险一大新观念就是活着就用得到,无论是定期还是终身寿险,都以加入生前福利和长期看护保障。现在七成65岁以上的老人都需要长期看护,或者对抗慢性、重大疾病,而退休后的生活费和不可预期的医疗费用,是美国中年群体对未来最大的担忧。
活着就用得到的人寿保险,只要失去至少2项日常自理活动能力(洗澡、穿衣、吃饭、如厠、行走和自控)就能申请长期看护理赔。而针对危疾(心脏病发作、中风、失明、瘫痪、主要器官移植、侵入性癌症、末期肾衰竭、肌萎缩)和末期绝症,都可以预先支取寿险理赔金。生前理赔,有人选择用赔偿金继续接受高级治疗,有人选择用高额赔偿金享受最后生活、周游世界,无论如何,您的财富、您的保险、您的选择。
3. 用保险理赔支付遗产税
现在很多国人来美国投资房产,或给留学的子女买房,但是往往忽略了美国遗产税。在美国,即便是外国人,只要有在美资产,房主不幸过世后都必须遵守美国规定,支付超过6万元以上资产的遗产税,税率高达40%-50%,而且须在9个月内现金付清,之后才可以合法继承所有。否则要不就去银行贷款缴遗产税,要不就只能任凭政府地价拍卖,怎样都很不划算。想想尔湾一套百万别墅,就要给国税局40多万美元的现金。而人寿保险的理赔,通常在60天内就可以完成,这也是为什麽,很多美国家庭利用人寿保险金来付遗产税。
4. 财产保护、司法豁免
很多国人买寿险的一大考量就是对子女、爱人长期的保障与传承资产。此外,美国人寿保险上的现金值享受司法豁免,不受任何官司追讨。也就是说,无论投保人发生任何不测,任何政府部门,都动不了人寿保险上的钱,而且人寿保险理赔,是免付所得税的。曾经世界500强企业Enron(安然)倒闭,总裁Kenneth Lay全部资产被罚清偿债务,而他的3700万美元的养老寿险还被保留了下来。
5.有价证券、现金价值
投资储蓄型的人寿保险可以当作有价证券,一定期满后便可以基於保单现金价值从保险公司借款,比如取出做教育基金或退休基金。手续比从银行贷款来的容易,而且是优惠贷款利率。
资产规划和保护专家也特别强调,有移民愿望的华人朋友,投资移民家庭,最好在拿到绿卡之前,尽早找到一个精通美国税务的律师,还有会计师、理财保险规划专家,量身定做一套合法避税,分散风险的资产规划方案。
(来源:华兴部落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