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咳嗽怎麽治?
生活
时间:01/29/2013
浏览: 3106
冬春季节是感冒咳嗽的高发时期。由於天气寒冷乾燥,早晚、室内室外温差较大,
人体免疫力受到伤害,病毒、细菌趁虚而入,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造成怕冷、发烧、鼻塞、咽痛、头痛、身痛、咳嗽等症状。经过休息、治疗,大部分症状几天就可以得到缓解,唯有咳嗽最有可能迁延不愈,经月不绝,一部分病例甚至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继续下去,若干年后就会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爲什麽一个小小的咳嗽,会这麽难治呢?
原来,怕冷、发烧、身痛是致病原感染造成的全身中毒症状,随着退烧药、抗病毒药、抗生素的使用,感染消退,症状自然缓解。而咳嗽虽然也是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的症状,但是感染之后的无菌炎症,以及感染导致了呼吸道粘膜损害不易治疗。所以咳嗽,特别是比较严重的咳嗽,不会伴随感染的消退而停止。现代医学对此也很棘手,抗病毒药、抗生素、消炎药对咳嗽无效。而西药止咳药,如可待因类的药物只能强制止咳,不能修复损伤,所以药力一过,咳嗽复来,缠绵难愈。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医学在咳嗽的问题上比西医认识得深刻,治疗方法更个性化,因而效果也比较好。中医认爲,肺脏有“二喜二恶”的特点,也就是喜暖恶寒、喜润恶燥。冬天气温下降,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内收。如果不注意添衣加被,保暖御寒,一旦风寒束肺,肺气不能正常宣发肃降,就会出现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另一方面,冬天乾燥,空气湿度低,随着呼吸运动,上呼吸道失去水分,影响正常功能。同时,乾燥的天气使灰尘、病菌、纤维上扬,刺激上呼吸道,加剧咳嗽。
可见,祛寒和润肺就成爲了治疗冬季咳嗽的关键。抓住这个关键,五、六味药就能治大病。否则,堆砌一、二十味止咳化痰平喘药也无济於事。另外,中药的止咳药是有寒热温凉燥润之别的,如果用反了,不但不能止咳,反而有可能加剧咳嗽。所以,作爲患者,一定要找有经验的、懂得中国文化传统的好大夫看病。现在有些中医师,虽然行医多年,但是由於受西医病理学的影响,忘记了中医传统思维方法,把炎症等同于“热毒”,比照抗生素使用大量的清热解毒药和止咳化痰药治疗咳嗽,效果往往不佳。去年12月,我有一个学生30多嵗,感冒后咳嗽一个月不愈,夜间尤甚,有时整夜咳嗽,以致声音嘶哑。曾经半夜到恺撒(Caser) 医院挂急诊,也曾经中医教授诊治,服用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中药,均不见傚。把脉问诊后,我只开了四味最普通的草药,当天见效,三日痊愈。另一个韩国小伙子,30嵗不到,咳嗽四个多月,西医给他开的抗生素、止咳药都不管用,已经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去年春天来找我看病。我帮他扶正、祛寒、润肺、止咳,一周明显好转,三周痊愈。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