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个让人倍感舒适的季节,凉爽的空气驱散了垂死挣扎的夏末。挂满枝头的树叶被微风撩拨,羞红了脸。着急下班的太阳,用它最后的一瞥给整个世界铺满淡淡的金黄。徜徉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的整个身心都会得到放松。

然而,秋凉的惬意,也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据有关医疗部门调查统计: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心脑血管疾病还具有“四高三低”的特徵,“四高”即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三低”即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癒率。
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的确可怕,但并非不能防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若能在衣食住行方面多加注意,就有助於度过这个高危期。专家提醒,依据季节变化,适当改变生活方式 ,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可以强身。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易感人群,以及积极预防的放吧把!
• 四条原因埋隐患
1、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性季节,寒暖渐变,常常不易立即感觉和体验到,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胜防。
2、秋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变细,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
3、秋冬季,天气乾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不足,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使血液流通不畅,可能致使血管堵塞;
4、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血管的剧烈收缩易使得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形成血栓。
• 五类人群需注意
1、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身体抵抗力普遍下降。如若出现心慌气短、四肢麻木、听力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应引起警惕。
2、肥胖人群。肥胖的人除了脂肪过多外,往往还伴随着血液中的胆固醇超标,这就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病发的隐患。因而肥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过度饮食人群。吃得多,摄入的热量就多,多余的热量很可能就会转化为脂肪,从而导致肥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嗜烟酗酒人群。吸烟喝酒会对血液回圈及内脏造成伤害,进而出现血流不畅、血管痉挛的毛病,最终极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压力过大人群。压力过大会影响到整个神经系统,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人体器官功能紊乱乃至失衡,如此一来就极易造成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七点防范不能少
1、预防各种感染,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对感染要特别重视,如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等。特别是深秋,非常容易患感冒。
2、避免中强度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3、情绪不能过分激动。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
4、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饮食中过多的摄盐会引发心脏疾患,但食盐摄入太少又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摄盐多少才是合适的呢? 一般轻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还要适度减少。
5、静脉输液不要过快过多。
6、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医治。
7、不能滥用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应遵医嘱。因为某些药物会影响心脏功能,如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应加以注意。
来源:万维读者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