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调查显示,高达99.1%国人有轻重不一的牙周病,居亚洲之冠,传统认为牙周病多好发於45岁以上,但目前临床案例指出,45岁以下进行牙周统合的患者已超过治疗总数的1/4,专家不禁对居高不下的牙周病罹患率感到忧心,更察觉牙周年轻化的趋势。为此,提醒大家除了在意岁数增长与肌肤老化外,更要注意牙龈是否出现刷牙流血、牙龈红肿、口臭等「初老」警讯。
葛建埔博士表示,2012至2013年9月进行牙周统合治疗的病患中,有26.7%的年龄是介於18-44岁的青壮年,且其中100人中就有4人是属於年轻型牙周病;除此之外,因罹患牙周病而掉牙,来进行植牙手术的患者年龄,更是下探至18岁,显见出牙龈未老先衰的问题已不容忽视。
未老先衰 不只皮肤要冻龄 牙周也要保养抗老
更有一名病患在25岁时,因轻忽「牙龈初老」的徵兆,长期下来饱受牙龈红肿发脓、牙龈萎缩、掉牙等牙周病症状所苦,全口牙齿仅剩不到一半,但因植牙费用所费不赀,患者只能选择配戴活动式假牙,不仅造成生活不便,也让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因此葛建埔博士提供「牙龈年龄自我检测表」,让民众可以定期简单检视牙龈状态,尽早发现是否出现牙周病徵兆并做出因应对策,及早为牙龈「冻龄」,也可省去大笔植牙费用。
「牙龈年龄自我检测表」评估:在刷牙或使用牙线时,是否会流血;牙龈是否时常敏感、红肿;吸舔牙缝时,是否有异味;在咀嚼时是否有无力感;牙龈呈现何种颜色;牙齿是否有松动情形;按压牙龈、是否紮实;牙缝是否越来越大;牙齿是否位移或变长(牙龈萎缩);牙齿是否曾自动脱落。分数越高表示,牙龈越健康、年轻。
葛建埔博士进一步说明,牙龈正常时呈粉红色,若出现暗红色时,表示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牙结石;若发现牙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则表示牙周病已使得骨质越来越少,要更加留意牙齿的健康。
透过牙龈年龄自我检测,可以培养民众养成牙周抗老的新观念,杜绝牙周病的侵袭,让口腔清洁和身体健康维持更轻松。
图文来源:优活健康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