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站久坐 「静脉曲张」要注意 严重恐截肢

时间:07/09/2015 浏览: 6359

有些人大小腿会出现蜘蛛丝状血丝,甚至会感觉酸麻肿,医师表示,这些都是静脉曲张症状,好发於需要长时间久站、久坐或提重物的人身上,若不注意未立即治疗,一旦足踝内侧颜色变深,或出现伤口许久无法痊癒,甚至可能面临截肢。

台北国泰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医师李孟霖表示,静脉曲张是常见的疾病,约占总人口数的二到三成,男女比约一比二。引发静脉曲张的因素包括年纪大,怀孕后妇女(尤其第二胎之后)、体重过重等;以职业来说,长期久站或久坐的工作,如老师、专柜小姐等,或需要提重物的工作,如农夫、搬运工等都是好发族群。

李孟霖说,静脉曲张是因表浅静脉瓣膜闭锁不全,让下肢血流无法顺利回流心脏,而久坐或久站等,都会让血流一直往下,甚至冲击、破坏静脉瓣膜,进而引发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常见症状包括下肢皮肤表面有如同蜘蛛丝状血管、下肢酸麻、肿痛、痒及脚抽筋,尤其夜间脚抽筋是相当常见的早期症状;酸麻、肿痛通常出现在久站后的下午或晚上。

若出现这些症状却没有立即改善或治疗,到了晚期会导致下肢颜色变深,足踝内侧出现伤口且许久无法痊癒、出血,严重甚至还需要截肢。李孟霖曾碰过50多岁女性,因久站出现轻微症状却未治疗,后来严重到足踝内侧皮肤溃烂才就医。

当出现静脉曲张症状,除了临床症状判断,还须藉由血管超音波侦测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的粗细及逆流程度来判定,检查结果如果超过标准值,建议以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主要是将大隐静脉抽除,但因为血管整个拿掉伤口较大,且可能破坏周遭的组织及感觉神经,副作用较大;现今手术方式包括体内雷射手术、体内射频手术等,透过细针在血管中放一根管,进行雷射或射频手术,关闭大隐静脉,防止静脉曲张,两者方法相差不多,因皮肤几乎没有伤口,副作用小、复原也快。

至於较表浅的小静脉,则可用硬化剂治疗。不过,患者适合何种治疗方式,须由医师依照患者不同病灶及严重程度来考量。

日常生活要预防静脉曲张,建议常抬腿减低末梢静脉压,每次抬腿30分钟,另建议穿着适当的医疗级弹性袜,减缓恶化速度;术后也需要穿着适当等级医疗级弹性袜,减少术后肿胀感,加快复原速度。李孟霖说,术后穿着弹性袜的时间目前未有确切标准,过去认为可能须一辈子穿,但现在也有专家建议,可缩短为几个月或几周,但须经医师评估。

文章来源:http://www.worldjournal.com/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