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平均每年举办500场以上路跑,季节由春转夏,气温攀升,路跑主办单位为避免选手中暑,把路跑时间改为傍晚,没想到台北三军总医院最近仍收治两名男子,因夜跑而出现中暑、热衰竭,住进加护病房。
标榜在夕阳下挥洒汗水的「金色路跑」,有两名参加路跑的男子竟中暑昏厥,分别是51岁与22岁。收治这两名患者的三军总医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龄提醒,即使是夜跑,还是可能中暑、热衰竭,夜间跑步应视同白天,不可因夜跑掉以轻心。
51岁男子几个月前才开始跑步,参赛时,一口气报名参加12公里路跑,在最后2公里时,疑似为了拚出好成绩,全力冲刺,但人到了终点线,随即倒地不起,送到医院时,体温高达41度。患者在加护病房观察一天后,才恢复意识,但他完全不记得发生什麽事,连自己参加路跑都没有印象,很明显为中暑。
另一名22岁男子,则是跑到六公里处时,开始呕吐,双腿没力,最后在折返点失去意识,送医时体温高达摄氏39.5度,虽然还不到中暑,却已出现热衰竭。
朱柏龄说,两人虽在路跑时有喝水,但水分补充不足,他提醒,无论夜跑、晨跑或室内跑步,环境不是重点,跑者一定要注意「热指数」,若热指数超过40,就属於危险环境。热指数指湿度乘以10%,再加上温度。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急诊室主任高伟峰建议,热衰竭主要症状是脱水,中暑则是意识不清,建议跑者开跑后,要逐步补充水分、盐分以及碳水化合物,每10分钟至少补充10毫升的水,避免问题发生。
文章来源:http://www.worldjournal.com/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