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做财务规划一定要记帐吗?」「记帐? 那不是很麻烦?」,这可能是一般人对记帐的看法。记帐在财务规划上有它存在的必要性,而一般人因为对记帐的用途不了解,因此难免会对记帐会有所排斥。
财务规划其实是一种科学化理财的方法,它的目的就是让个人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清楚的掌握,进而透过计划性的支出,来完成自己想要达成的财务目标。而所谓的「科学化理财」,指的就是它是有逻辑性的、依赖实际的数据来做规划的依据,因为每个人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所需要完成的财务目标不同,因此它必须量身订做,依照每个人的需求来做规划。它的规划方式是有一套逻辑性的步骤、原理,但是规划出来的结果却没办法适用到所有人,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条件与需求各异,产生出来的规划报告书也不可能一样。
记帐到底为的是什麽?它有什麽用途?
我们做财务规划,无非就是要把我们的财务资源做有效率、有计划的分配与运用,让我们在支付日常的花费、在每天的柴米油盐等等这些开销外,同时又能把部份的财务资源用来做中长期的规划,透过储蓄与投资等方式为未来的财务目标做准备。但是做财务规划不能够凭空想像,它必须依据你的可运用的财务资源来做规划,所以首先它要了解个人的财务现况,当整理出个人财务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报表后,才能清楚个人的财务收支现况:是财务健全,还是有尚有未清偿的负债需要处理? 接下来才能根据财务现况做预算的分配,把可以动用的财务资源投入储蓄投资,来为完成财务目标做准备。
而记帐最大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藉由记录下日常的生活支出,去了解金钱的流向进,而可以做收支控管,以进一步做预算的分配。 但是记帐绝对不是只有机械化的重覆记流水帐而已,这些资料必须经过一些步骤做整理与分析后,才能对我们的财务规划产生意义。
记帐需要做什麽样的步骤呢?
1.用手机APP软体等工具记录日常花费
你当然也可以用纸笔记录,但是手机APP记帐软体无疑是最简便使用的工具。当你购物后只要几分钟时间把购物的项目与金额输入手机,便能完成记录。在这里记录的项目,除非是特别需要做费用追踪的项目、需要单独记录以外,你可以仅做大项的记载就好。例如在超市购买青菜、鱼、肉等都是属於「食」这个项目,你可以不用记录到非常细节的项目:葱30元鸡胸肉100元….等等,如果都是属於同一类别,你可以记录成「12月5日xx超市买菜560元」一个项目就好,简单又方便。
2.资料输出成月报表
你所选择的记帐APP软体必须有可以输出月报的功能,最好是输出成Excel的格式的档案,然后就可以把这档案输入电脑中做整理。你可以建立一个1~12月的档案,它就是你一年度花费的记录,有了这档案你就很方便做追踪管理。
3.资料的分类与分析
月报的资料需要把每天的花费做整理变成各个大项目的支出:例如生活费用的大项,是由食、衣、住、行、育乐、杂支医疗费用等所组成的。贷款费用包括了消费性贷款(信用卡贷款、短期信用贷款、现金卡等)、投资性贷款(买房、证券基金等投资),其他还有储蓄投资、保险费用、税负其他支出等等项目,月报表的资料中会显示出,每一个大项目的支出金额与所占每月支出的比例是多少。
4.支出的检视与控管
当你有了每个项目的金额与比例,你可以做初步的检视:看看支出项目是否有必要?金额是否合理?是否有调整的空间,或甚至是删除这个项目的支出?在这里的重点是减少意外与非必要的支出,让更多的财务资源可以投入做财务目标的准备。
5.预算的分配
做财务规划的目的就是有计划性的规划财务资源,但是它也不等同於一毛不拔,而是花所该花的钱,让自己过一个有品质的生活。在每天的生活花费外,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财务目标做准备。要完成未来的财务目标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提早做计划。经过有计划性的即早开始,并且有纪律的把收入的部份金额投入做储蓄与投资,为财务目标做准备,让投资在时间累积下产生出复利效果,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的财务目标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做支撑,让我们过一个快乐富足的人生。
当我们清楚了我们收入与支出的现况后,你可以开始做预算上的分配,你可以参考利用5122的原则来做比例上的分配,例如:
a.日常生活的开销:50%
b.年度支出费用:10%
c. 财务上优先的储蓄投资:20%(先提拨进入储蓄投资而非每月收入剩下的才来做投资)
d. 生活品质上的开销:20%
来源:今周刊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