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摆车内,高温晒容易致癌?科学证实:假的!

时间:09/02/2014 浏览: 6112

出门如果没有自备杯子,瓶装水应该是想喝水时的唯一选择了;相信大家也听过各种有关瓶装水的都市传说,如「80% 得癌症原因是因为在车里喝矿泉水,快转告家人吧!」这种说法甚嚣尘上,有一段时间笔者大概每天都会在FB上面看到它出现一次。

但是,瓶装水真的有这麽危险吗?

由上面的都市传说可知,瓶装水的危险主要是来自於塑胶瓶的双酚A(biphenol A,BPA)以及塑化剂等溶出到水里。但是真的会溶出吗?如果溶出,浓度是否真的会很高?

最近一个西班牙的研究团队,检验了362个品牌的瓶装水,其中包含了来自131个矿泉水以及泉水,还有3个经处理的净水。检验的样品包括新出厂以及出厂一年后的两个样品。检验的范围包括五种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包括声名狼籍的DEHP等)、DEHA、烷基酚、以及双酚A。

检验结果发现,只有5.6%的瓶装水测到塑化剂(DEHP、DEHA)或双酚A。它们在瓶装水中的浓度很低,远低於最大容许量。研究团队说,以DEHP在瓶装水中的浓度来算,一个人一天要喝231公升的瓶装水,当天的DEHP才会到达最大容许量;而双酚A则要一天喝124公升。除此之外,瓶子的形状对於瓶装水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并没有影响;不过,如果是含有碳酸的气泡水,则这些物质的含量会略有影响。

虽然检验结果表示瓶装水是安全可饮用的,大家可能还是会想到都市传说里提到的是「放在车里的水」。对於这部分,西班牙的研究团队并没有测试,不过国内曾有媒体进行测试,结果是至少在一周内是安全可饮用的。当然一开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除非倒在杯子里,否则接触到口腔物质,建议还是赶快喝光比较安全。

其实以环保的角度来看,出门还是自备水壶或杯子,不要买瓶装水比较好。毕竟台湾一年用掉45亿支保特瓶,虽然可以回收再制,但是一个保特瓶最后只能回收0.7个,而因为使用100%回收的塑胶产生的保特瓶不会是透明无色的,因此业者还是要加入七成的新料,才能产生接近透明的保特瓶(资料来源:看守台湾);因此,能够不使用才是最好的。

分享这个研究,只是要告诉大家:瓶装水的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真的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可以喝,也别忘了回收空瓶。当然,能够自己带水、不用喝瓶装水,是最好的!

原刊载於作者部落格Miscellaneous999

参考资料:

Albert Guart, Francisco Bono-Blay, Antonio Borrell, Silvia Lacorte. 2014. Effect of bottling and storage on the migration of plastic constituents in Spanish bottled waters. Food Chemistry. 156:73-80.
2014/8/22. Water quality in glass, plastic bottles: Better than expected in Spanish study. Science Daily.

来源: 良医健康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开微信,使用 “扫描QR Code”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亲爱的商家负责人:贵公司需要新闻发布的平台吗?华人工商新闻网为您提供24小时的中英文讯息平台,无论是新品上市的促销快讯、社区活动、消费情报、专栏写作...都欢迎您与我们联系。请电(626)280-8588,获得更完整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