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聚会,不少人喜欢选择零卡系列的汽水,因为他所添加的代糖像是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或蔗糖素(sucralose),都只需要添加一点点就能产生足够的甜味,以至於他的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看似是个能满足口慾又健康的好选择。
不过,可别以为少掉了热量就没事了!人工代糖以及碳酸类饮料仍旧潜藏了不少致病危机在内。
因为,美国德州大学一份花了10年的追踪统计报告发现,有饮用零卡系列习惯的人比起无饮用习惯的人,腰围增加了70%。进一步分析,一日饮用两杯以上的人,其腰围增加的幅度高达5倍。(结果零卡饮料并没有真正帮人减少热量摄取!)
会造成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摄取了人工代糖所以导致身体错乱。因为人工代糖的甜度远高於真正的糖类,所以让身体以为吃进真正甜的食物。这些代糖在身体产生的效果跟一般糖类没甚麽两样,也会让你的胰岛素升高,让你的身体进入到储存脂肪模式,导致体重上升。[注1]
还有另一个原因:心理因素,也很有可能是此种现象的祸首。「当你知道你所喝下的液体是无热量的时候,你可能会把你的薯条加量、汉堡加倍、甜点加大,结果吃下其他更多的食物。」营养学家Cassie Bjork说。
危害似乎还没完。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指出,每天一杯零卡饮料,会让你产生代谢后遗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腰围增厚)的机率上升36%。「也就是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及糖尿病的风险。」Bjork说。
迈阿密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共同研究也指出,零卡系列的爱好者比起不喝者,罹患血管方面疾病的机率高出43%;特别的是,饮用正常的含糖饮料反而没有这些现象。[注2]
另一方面,零卡系列的饮料虽然不具任何热量,但他也不具任何营养价值。「永远选择水。」Bjork说,「水是人体中含量最丰的物质,用任何不是水的东西去替代绝对不是件好事。如果想要满足一点口慾,气泡水或柠檬水都优於零卡饮料。」
其实早在1989年就有研究指出,零卡饮料内所添加的阿斯巴甜,可能会导致部分减肥者头痛。[注3]「在我的病人当中,那些有偏头痛症状者,也有长期饮用零卡饮料的习惯。」Bjork说。
近期也有一份在美国大学神经研讨会上的研究报告指出:每天饮用4杯(4*350cc)碳酸饮料的人,比起不碰含糖饮料者,多了30%的机会更容易感到情绪低落,而且不论是正常含糖或零卡系列皆有相同结果。[注4]
2006年一份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报告发现,可乐等碳酸饮料,不论是正常或零卡,都会降低女性的骨质密度。这对已经暴露在骨质疏松危险中的老年妇女(60岁以上)更是一个严重警讯。
结论:
别以为零卡系列的饮料就健康很多,其中还是潜藏诸多危险,提醒自己适量饮用!
喝水是你最健康的选择!
注解:
注1:多项研究(请参阅下方参考资料第2、4项)显示阿斯巴甜与糖精类等人工代糖会对胰岛素产生影响,但仍有许多机构像是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阿斯巴甜非常安全,不会对人体有健康危害。 有趣的是,司博特在查资料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梦到阿斯巴甜在美国一年的生产量超过十亿吨。
注2:研究人员注明,此现象可能属单一结果,目前仍需更多的证据来证明零卡系列对健康的直接影响。
注3:该研究寻找190名有头痛症状的病患,交叉比对酒精、阿斯巴甜、糖类三种物质对他们头痛的影响。结果酒精导致头痛的比例为49.7%,阿斯巴甜导致头痛的比例为8.2%,糖类导致头痛的比例为2.3%。所以该研究结论出阿斯巴甜可能会对某些人产生头痛。
注4:研究人员甚至认为,零卡系列或水果鸡尾酒更有可能加剧此一情况。可是研究人员也提醒,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但这个发现值得大家注意。
参考资料:
Health.com
DietitianCassie.com
1.Katherine L Tucker, Kyoko Morita, Ning Qiao, Marian T Hannan, L Adrienne Cupples, and Douglas P Kiel (2006) Colas, but not other carbonated bever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older women: The Framingham Osteoporosis Study
2.Ferland A, Brassard P, Poirier P (July 2007). “Is aspartame really safer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 during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3.Lipton RB, Newman LC, Cohen JS, Solomon S (1989) Aspartame as a dietary trigger of headache
4.Just T, Pau HW, Engel U, Hummel T (November 10, 2008). “Cephalic phase insulin release in healthy humans after taste stimulation?“. Appetite 238 (4): 622–7
来源:良医健康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