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的东方女性都希望拥有白皙的皮肤,因为人们总认为「一白遮三丑」,故想尽办法使皮肤更白。相反地,天生皮肤很白的欧美人士,又向往着阳光,特地到海边曝晒成褐色,代表健美。 审美观是非常主观的,人们追求「美」是无可厚非的,只是要如何能兼顾健康与美,观念必须要正确,做法要适当。目前我们发现有些人拼命地希望皮肤变白,白了还要更白,很盲目的要白,很急速地要变白,甚至不择手段,使用一些未经证实、未经检验、道听涂说的方法把皮肤变白,反而造成皮肤的伤害。多年前许多人使用包槟榔的荖花叶敷脸,就造成脸部皮肤反黑、反花的现象,许久不褪,是令人难忘的案例。
决定肤色深浅的黑色素
皮肤颜色的组成有角质层的黄、类胡萝卜素的黄、黑色素的褐、黑及毛细血管中的红和蓝。当肤色不够白皙时,必须考虑是哪一个成份有关,才能针对其原因来治疗。其中与肤色深浅最有关的是黑色素,故一般要使皮肤变白的方法大多是希望能破坏、消灭或减少黑色素。
但黑色素原本就存在於我们正常的皮肤,它是在黑色素细胞内被制造出来的蛋白质,黑色素体再被输送分散到周围的 36 个角质细胞,经过这些角质细胞自然新陈代谢而渐渐脱落。只要在黑色素制造过程中,或是被包装、分配到各角质细胞的步骤中,或是黑色素降解的速度上,在任何环节的改变都会影响到肤色的深浅。若想要正确地,适当地让皮肤变白,必须要先了解正常黑色素的新陈代谢过程。
黑色素细胞大多存在於表皮基底层、毛囊、真皮层、眼睛、血管周围、交感神经链等。虽然各人种有极大不同的肤色,但人类全身表皮全鸣铎的黑色素细胞总数量大约是 2×109,不同部位数量不同。
受到基因的影响,或是其他内分泌等原因控制了黑色素体的大小、排列、分布、质量,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还有哪些因素可以控制黑色素,事实上至今仍未完全了解,仍有待研究。黑色素细胞的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每 10 年约下降 6~8%。
人的肤色有一部份是天生的,由基因所决定的,另一部分的肤色是后天的,由阳光晒出来的,所以仔细观察自己全身上下的皮肤,有衣服覆盖的比较白,常晒太阳的部位较黑,这也说明了黑色素在人类皮肤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就是阻挡紫外线的伤害。只要日晒就会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更多的黑色素保护皮肤内层的组织。也有一些学说认为在不同地理位置,在不同强度的阳光下生活,就有不同肤色的人种生存,亦即是在热带地区的人种,肤色较深,在温带地区的人种,肤色较浅。
有效的美白防晒措施
皮肤要白,首要工作就是防晒,防晒就是防止晒到太阳,躲着太阳不出门,或设法挡着阳光都可以,其实戴一顶宽边帽,穿着长袖衣服,用布包着脸或戴着面纱,都是绝妙的有效防晒措施。但现代人不希望那样躲躲藏藏、遮遮掩掩,那就得靠擦的防晒品了,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品,正确的使用是很重要的。
但每个人天生肤色就不同,无论如何防晒,能改变的肤色是经由日晒而成的肤色,至於原来未经日晒的肤色,以目前的医学还是难以改变的。
除了紫外线造成黑色素增加外,还有其他黑色素增加的因素,包括先天及后天而来,例如先天的太田氏母斑,是局部黑色素细胞增加,而与基因遗传有关的雀斑,是局部黑色素细胞特别敏感,对光的反应很强,产生的黑色素较多。
( 一) 表皮黑色素过度沉着症
( 二) 真皮黑色素过度沉着症
因雷射医学的进步,能解决许多先天或后天斑点的问题,但雷射并非万能,有些治疗是要小心而为的,个人经验常见的有以下情况:
一、肝斑:与荷尔蒙及阳光有关,首重生活调适,心情愉快,防晒加上外用药治疗。雷射是前项治疗无效后,才要考虑的方法或合并的治疗法。
二、黑色素痣:有些皮内痣,雷射治疗后还是会再长,必须手术切除。也要特别注意是否有皮肤癌的可能。
三、发炎后的色素沉淀:青春痘发炎后,或皮肤异位性皮肤炎后留下来的色素,是需要一些时间才会渐渐褪去,最重要的是治疗青春痘及皮肤炎,不要再让皮肤发炎,就可避免产生新的痕迹。
四、化学物及药物所致的色素增加:必须找出病因,以免重复发生更多、更大的黑色素过度沉淀,例如固定型药疹。
五、与身体其他疾病有关之黑色素过度沉淀症:在��唇及其周围有小痣增生,可能肠道内有瘜肉增生,手掌色素增加,尤其掌纹加深,须注意是否有内分泌疾病。若突然发生黑棘皮症,色素增加,皮肤增厚,要考虑是否有腺癌或淋巴瘤。
其实肤色健康、均匀就是美
当皮肤色素增加时,尽量不要自行处理,因为色素增加的原因错综复杂,处理不当,反而延误病情。当黑色素过度沉着时,千万不可盲目的终结它,正常皮肤就有黑色素存在,它具有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的功能,在不同地区、不同阳光强度的国度生活,适当的黑色素是一种保护色,我们强调的是不要突然的曝晒、晒伤,也不要长时间、经常的曝晒,适当的防晒是减少黑色素增加的好方法,但天生肤色人人不同,只要是健康、均匀的肤色,应该就是「美」了。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