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护腺癌好发於年逾六旬男性,但近年有年轻化趋势,许多人确诊已是晚期,易骨转移疼痛。医师呼吁,五十岁以上男性应定期做肛门指诊、摄护腺特异性抗原指数(PSA)检查,有家族史的人检查时间更应提早。
摄护腺癌排行国内男性癌症发生率的第五名,平均每天有三人死於摄护腺癌。台北荣总一般泌尿科主任张延骅说,摄护腺癌和基因、年龄、种族、男性荷尔蒙及环境因素有关,民众饮食日渐西化也是罹癌成因之一。
台湾癌症全人关怀基金会董事长谢瑞坤说,摄护腺癌早期几无症状,易误会是摄护腺肥大,一旦发现小便滴滴答答、频尿、血尿,或健检PSA值过高,不可轻忽。
五十五岁的张先生四年前因右脚水肿就医,刚开始以为是肾脏问题,经多次转诊,最后确诊为摄护腺第四期。他说,每年都做健检,唯独没抽血检测PSA,没想到一罹癌就是末期。他一度逃避治疗寻求偏方,所幸最后接受正规治疗,目前病况稳定。
通常晚期摄护腺癌会先进行荷尔蒙治疗,若失效再化疗,许多人因恐惧而拒绝化疗,反而延误治疗时机。张延骅也说,今年五月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发表研究指出,若将化疗提前至荷尔蒙治疗前,可延长逾十三个月寿命。
来源:奇摩新闻网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