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8 年贸易战爆发以来,中国企业扩大全球业务,加强供应链,并实现路线多元化。这次川普发动更强更猛的贸易战,将逼迫中国加速转型高利润产业,高盛预估,2027 年底,中国主要股指将上涨 30%,迎接所谓的持久牛市来临。
由於对波动性、政府干预以及过去的市场崩盘的历史担忧,长期投资者仍然对中国股市的反弹持怀疑态度。但高盛认为,中国经济可能已经摆脱大魔王。
从科技到零售等各行业的中国旗舰企业,已经纷纷避开美国,转向东南亚等市场扩张,在这些市场,企业可以利用历史上的低成本优势,同时建立供应链。高盛报告指出,自 2018 年以来,中国对美国以外市场的出口年复合成长率约为 7.5%。相较之下,同期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年均下降 0.6%。
转向高利润产业
现在中国与数十个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占总贸易的 47%,高於 2005 年的 32%。虽然这次川普关税风险,可能会减缓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并压缩利润率。但报告也强调,与 2018 年和 2019 年相比,今年中国企业的韧性更强,供应链更加多元化,终端市场也不断扩大。中国企业海外业务的利润率,平均比国内利润率高出 20%。
海外收入正在成长,在产品方面,中国一直在沿着增值曲线前进。玩具和纺织品的制造,已经被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和泡泡玛特玩偶的销售所取代。报告分析,新兴市场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中国可以在服务低收入消费者和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保持成本效益。
四大支柱支撑「慢牛市」
报告估计,在 12% 的利润增长,以及 5~10% 的市场重估潜力下,将引发「慢牛市」。高盛分析师指出,虽然政策对中国股市价格的影响是关键,但高盛缓慢牛市的投资理由基於四大支柱,政策、成长、估值和资金流动。
高盛认为,2024 年 9 月出台的巨额政策刺激措施,刺激需求,加上最新的五年规划,将使经济成长重新平衡并降低外部风险。此外,中国政府为发展资本市场而推出的九项措施,以及产业放松管制,近期改善占市场六成的民营企业经营环境。
未来中国的成长动力来自 AI 开发、反内卷化措施,减少产业中的破坏性竞争行为,以及政府对出口成长的重视。此外,保持人民币廉价也是关键。现在中国股市估值不算过高,「中国折价」的观念仍然存在,模型预测,香港上市 H 股的本益比约为 13.7 倍,而中国上市 A 股的本益比约为 15.7 倍,而目前的本益比分别为 12.9 倍和 14.4 倍。
高盛认为,当前机构和散户资金在股市的配置严重不足,中国 10 年期公债殖利率目前只有 1.78%,预期房地产市场、固定收益和现金市场,将释出 6 兆元人民币的资产再配置。
另一位高盛分析师认为,面对美国施压,中国企业正在转移供应链,重塑过去的生产与销售模式,但在重要新兴市场建立完整供应链,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对此仍需拭目以待。